逛马路听故事,留下上海的味觉嗅觉记忆
时间:2018-07-10 09: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城市漫步旅行方式让更多外国游客爱上上海。(均 资料) “想用轻松的方式了解上海厚重的历史,请一定要跟着安妮体验一回。”“安妮就像一个久违的朋友,她会向你展示上海隐藏的宝藏。”“旅行是为了游览城市,安妮会让你看到城市背后的故事。” 海外旅游服务网站爱彼迎上的一条旅游体验线路,有着100多条评论,几乎都是外国游客对线路发起人徐安妮和团队的夸赞。短短一年时间里,这位生性爽朗的上海姑娘和好友朱一宁联合创立“SimpliCity心城市”团队,已接待了600多位外国游客。 根据市旅游局发布的信息,上海2017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达873万人次,为历史新高。随着越来越多境外游客涌入,Citywalk(城市漫步)这种旅行方式在国内愈发流行。在徐安妮和团队的带领下,外国游客用脚步丈量城市,边逛马路边听故事。徐安妮曾这样定义自己的工作:有点像以前在茶馆里说书的,又有点像远古时期的游吟诗人,一直走在城市街头,讲述城市的兴衰。“在每次行程中,向外国游客传递对上海的热爱,是我作为上海人的一项使命。” 城市漫步,认识城市的最佳方式 上海的每条街、每个角落背后的故事,才是最独特的。有深度讲解的Citywalk才是认识一座城市最美妙的方式。 从事旅游行业,源于徐安妮在大学时考出的一张英语导游证。她说:“当时没细想,纯粹是为了不买门票。”毕业后,她选择在一家外企旅行社做英文领队,和外国游客打交道。 第一份工作就让她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首个难题——讲解外滩。当时她从头到尾介绍外滩只用了20分钟。她还记得团里一名加拿大客人说的话:“我们不是很关心这栋房子叫什么名字,那个雕塑是什么,我们关心的是这些东西背后的故事,他们与这座城市的关系。”这句话点醒了她。上海的每条街、每个角落背后的故事,才是最独特的魅力所在,有深度讲解的Citywalk才是认识一座城市最美妙的方式。 去年,离开入境游行业两年后的徐安妮,带着在清迈、东京设计Citywalk的丰富经验,回到她最爱的上海。这时,上海入境游的环境已经改变了,“游客更多,机会也更多。在爱彼迎等旅游网站上,我们看到外国游客对上海旅游产品的需求。”就这样,当相识多年的朋友朱一宁来邀请她一起创业,与名为“SimpliCity心城市”的团队一起做CityWalk时,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与外国游客接触越多,徐安妮越是发现,在入境游客大幅增长的同时,他们旅行的需求也变得不一样了。过去,她接待的游客对上海一无所知,带着好奇来到这里。现在,他们则更多抱着学习的心态。“他们会好奇上海的历史街区有什么新的业态,会对中国的线上支付羡慕不已。”朱一宁说,当得知国外的银行卡暂时不能绑定线上支付时,不少游客都大感失望。不过没几天,他们中的不少人就纷纷去办理了中国的银行卡,开始在旅行中尝试线上支付。 入境游客的组成也有所改变。过去,徐安妮接待的游客大多来自北美和日本,现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游客明显增多,俄罗斯、文莱、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游客都对中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我坚持在一线带队的原因。”在徐安妮看来,外国游客的需求一直在改变,一定要不断更新和倾听他们的感受,才能不断完善,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 本地连接,外国游客最感兴趣的 行程结束后,可能旅行时的细节会很快被遗忘,但上海独有的味觉和嗅觉记忆会保留下来,成为游客与上海的连接。 在徐安妮看来,一些接待大量入境游客的旅行社,正因为以往的经验不适用于现在的游客需求,所以造成脱节。 “不少外国朋友跟完国内的旅游团,向我抱怨旅行中的种种尴尬。”朱一宁说。外国游客跟团游时,总会被安排去玉石店、丝绸店、茶叶店购物,这占据了不少行程时间。从表面上看,这是目前入境跟团游的普遍问题。但在徐安妮和朱一宁看来,这并不是症结所在,“问题在于旅游观念的不同。” 外国游客旅行时,喜欢在城市里慢慢闲逛,他们希望了解一座城市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也有强烈的与当地人产生联系的意愿,但这样的诉求在旅行团中一般很难被满足。跟着旅行团以“打卡”的方式走完一个个景点,不少外国游客抱怨这样旅游“太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