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会更安全吗?(3)
时间:2018-07-08 16: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这与国内金融数字化与互联网发展阶段有关;同时对比起欧盟等国家,国内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还不够重视。赵伟表示,《网络安全法》对行业发展有促进,但效果还需要逐渐体现。 “报漏洞有时候也没啥报酬。所以安全行业很痛苦,明明黑别人可以赚大钱。” 安全公司可以做灭霸,但他们不愿带自己的无限手套。 这也许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应该审慎而负责任曝光漏洞的 360,会用一种“史诗级”的姿态将其公之于众。既然我不能像灭霸一样“杀敌一千”来展示漏洞威力,只能用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倒逼企业了。 根据专访内容,我们以问答形式将内容整理如下: Odaily星球日报:从安全的角度,你怎么看待目前的区块链行业,比如交易所、公链、钱包等,他们的安全级别跟传统互联网产品比怎么样? 赵伟:我先讲下整个区块链的演变。 首先,比特币公链的出现基于三点,平等的点对点网络、共识算法(PoW)、区块链账本(脚本的应用)。后来变成以太坊,更容易发币,加入了智能合约,分成网络层、共识层、合约层三层。EOS 更是引入 DPoS,提高了 TPS。 功能复杂化之后导致了一些问题: 1、网络层不是那么点对点和平等,结构是树状而不是网状; 2、以太坊、EOS 等网络上加入了运行智能合约的虚拟机,但虚拟机不是设计来这么用的。处理资产变更应该是有单独的引擎,应该是原子化的,中间不能打断。比如我正在收银、你不能让我去擦桌子。 现在的区块链虽然速度快,但在安全上绝对是倒退的。不过,应用和用户体验上,以太坊和 EOS 是进步,你不能老把保险箱扛a着。 在区块链技术之上,则是矿机、矿池、交易所、冷热钱包等,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为了用户体验,他们都是很中心化的。他们就算想改,但为了资金沉淀、速度、用户体验等,都不可能用分布式架构。 这时候安全性不再只是区块链的安全,而是区块链生态的安全。比如矿机矿池容易被 DDos,被入侵、被修改地址;交易所的安全又分为技术、业务、商业、合规性安全;钱包有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冷热之分,需要保护私钥。 安全是木桶,任何一环短板都会带来问题。 分布式架构不太可能达到一定体验? 赵伟:PoW 够呛,我认为利用侧链、分片技术、闪电网络提速是比较有希望的,但大家为了 TPS 都想自己做有点中心化的链。 所以,你觉得区块链是不应该做应用? 不能这么说。 公链分好多种,从不同的维度看,有不同分类。包括从网络构建看,是不是 P2P 的平等网络;从共识机制角度,有工作量证明,有权益证明。 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流水账账本,个人保留自己的数据是不合适的,数据不能保留在本机上,都是在线上。 现在很多的区块链已经不像第一代的区块链。P2P 网络才是区块链,后来为了应用追求 TPS 改变了网络结构,带来了新问题。我认为跑智能合约的链不适合作为资产(价值存储),而是通证。 现在资产属性在变化,所以安全防护在变化。我们做安全尽可能做到比敌人先一步,但是很难,所以往往是慢一步,案例见多了,你可能也就知道。 Odaily星球日报:那你觉得区块链安全跟传统互联网安全的差异点在哪儿呢? 赵伟:大致有五点(文中已经提及) 。 Odaily星球日报:有人认为把数据放在区块链比原来更安全,因为不会丢失、也不可篡改,你怎么理解这种安全?分布式架构比集中式安全在哪? 此外是私钥的保存,你怎么看待把安全责任交给平台和让用户承担两种模式? 赵伟:比特币出现的背景是,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大幅发币、割韭菜,民众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在下降,你无法保护自己的资产。原来金子你可以放家里,但如果你自己拿着,风险很大,就像在美国西部时代,随时有人来抢夺,这是你自由的代价。可是如果你放银行,银行可能会乱发,比特币则想将其变成一个数学来背书的机制,建立共识很重要。 区块链不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不是改变生产力,而是改变生产关系。区块链技术拥有几个特性:匿名、不可篡改、不可删除,这本身就促进了安全性。理念上改变的是共识机制。 因此,这里涉及到两方面的安全性,一方面是非洲小政府,一旦政府倒台了,货币没有了为其背书的机构,这是购买力方面的安全,能确保你真正拥有你的资产安全,这是一种自由。比特币通过共识机制实现了这种数字黄金式的自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