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线:干活有数据,讨薪有实据_北京时间(5)
时间:2024-04-07 19: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用实名制治理欠薪的方式已在多地先行试点,图为《人民日报》2016年6月报道建筑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于2015年4月在珠海市各大建筑工地投入使用,治理欠薪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珠海部分试点工地实施实名制虹膜考勤,工人在上下班时,只需对着虹膜考勤设备看一眼,工人的入职、每天进出工地的时间、在职时间、离职时间等考勤及身份信息便可实时录入,并传输至在线信息系统,使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工人考勤动态一目了然,同时作为发放工资的基础数据。 创新用工监管方式,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今年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中明确要求:"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记录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信息,逐步实现全覆盖。" " 平台实现了劳务用工监管方式创新,有利于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和谐健康发展。"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李蓬表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是贯彻落实国办《意见》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规范行业管理、推动行业进步的有效手段。 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张芬说,公开共享的实名制平台,补全了很多过去劳务管理的短板,如劳务工人党员、工会会员身份信息登记,个人培训、技能档案、体检信息查询等。"对具体作业单位而言,平台帮助劳务企业直接管控到劳务工人个体,有利于消除'以班组承包为主'这一传统用工模式的弊端。对分包企业来说,工期、成本管控有了基础数据,分包管理更加科学、精细"。 杜永奎也表示,平台能促进总包、分包、具体作业单位和工人之间相互了解,从而在今后实现"双向选择"。 据介绍,平台试点期间运行稳定、流程顺畅、安全可靠,较好地实现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信息化,在工人工资发放监管以及避免恶意讨薪等方面起到了较好作用,已经具备了全面上线运行条件。 " 平台的基础和核心是数据。作为全国性的实名制管理平台,建筑工人有关信息的及时录入、维护是平台发挥管理功能的基本前提。"会上,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企业经营和劳务管理分会会长刘锦章说,平台要想顺利实现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功能,就必须保证全国性地普遍上线应用,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否则就不会真正发挥作用,最终成为一个"半拉子工程"。 刘锦章还表示,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建筑业发展很不平衡,对于落后地区、贫穷地区、通信不发达地区如何推广实名制平台,更需要全行业集思广益。李蓬也告诉记者,平台上线发布仅仅是开始,要以此为契机多措并举推动平台的推广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