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X研究院:坎昆升级完成,LRT(Liquid Restaking)赛道催化以太坊生态?
时间:2024-03-18 07: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随着坎昆升级的完成,以太坊及其相关生态代币价格在近期表现亮眼。同时,模块化概念项目和以太坊Layer2项目陆续推出主网,进一步推动了当前市场对以太坊生态的看好。流动性再质押(Liquid Restaking)叙事也因EigenLayer项目的爆火而开始吸引资本的关注。 但,从ETH -> LST – > LRT 是以太坊生态催化剂还是如大多人说的套娃? 本研报围绕LRT赛道生态情况,对LRT赛道的现状、机遇与未来做了详细阐述。目前,很多LRT协议并没有发行代币,项目同质化较严重。但比较看好的是KelpDAO、Puffer Finance、Ion Protocol,这三类协议有明显区别于其他LRT协议的发展路线。LRT赛道的未来仍是一个增长迅猛的利基市场。HTX研究院预测未来只有少数头部项目跑出来。 这篇研报由 HTX Ventures 旗下的 Research 团队撰写。HTX Ventures是HTX的全球投资部门,整合投资、孵化和研究以识别全球最优秀和最有前景的团队。 LRT是套娃吗?看看 LRT 的演化路径 “再质押”概念最早是在2023年6月由Eigenlayer提出。它允许用户将已经质押的以太坊或流动性质押代币(LST)进行再质押,以此对各种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服务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并为自己赚取额外的奖励。基于Eigenlayer提供的再质押服务,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相关项目应运而生。 LRT 流动性再质押代币,是指将LST进行质押后得到的一个“再质押凭证”。 那么, 1、这个再质押凭证 LRT是如何诞生的呢? 2、从ETH -> LST – > LRT 是如大多人说的是套娃吗? 这就需要追溯一下LRT的演化路径。 Phase 1 :以太坊原生质押 以太坊升级转PoS机制后,为了维护以太坊网络的安全性,矿工的身份也转变为验证者,负责存储数据、处理交易以及向区块链添加新区块,并获得奖励。成为验证者,需要在以太坊上质押至少32个ETH和一台全年无休连接到互联网的专用计算机。 Phase 2: LST 协议的诞生 由于官方质押要求最少32个ETH,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提款,在此背景下,质押平台应运而生,它们主要解决2个问题: 1、降低门槛:比如Lido可以质押任意数量的ETH并且没有技术门槛 2、释放流动性:比如在Lido质押ETH可以获取stETH,stETH可以参与Defi或者近似等价的兑换ETH 通俗来讲,就是“拼团”。
Phase 3: Restaking 协议的诞生 随着以太坊生态的发展,大家发现,流动性质押代币资产(LST)可以质押在其他网络和区块链,以获得更多收益,同时仍有助于提高新网络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行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就是Eigenlayer,其再质押背后的逻辑主要分两块。一是对ETH内的生态系统共享安全性,二是用户有更高收益的诉求。 ️再质押能与侧链和中间件(DA Layer/桥/预言机等)间的安全性共享,从而进一步维护以太坊的网络安全。安全共享就是允许区块链通过共享另一个区块链的验证节点的价值,来增强自身区块链的安全性。 ️从用户侧来看,则是质押找收益,再质押要找更多收益。 为什么要质押 为什么要再质押以太坊及其生态项目 PoS共识,质押维护以太坊本身安全 对以太坊上其他服务(预言机/桥/链)和去中心化提供额外安全性 用户 赚取收益 赚取更多收益 Phase 4 : LRT 的诞生 有了Restaking协议之后,大家发现,可以将LST 进行再质押生息,但是LST代币放进去质押以后,似乎流动性就锁死了。这个时候,就有项目发现了机会,他们帮助用户将LST资产放入Restaking协议进行再质押获得一份收益,同时,他们给用户发放了一个“再质押凭证”,用户可以用这个“再质押凭证”去做更多的金融操作,例如抵押和借贷等,以解决再质押中流动性锁死的局面。这里的“再质押凭证” 就是LRT。 Phase 5 : Pendle协议加持LRT 的爆发 当用户得到了LRT 之后,想要进行一系列的金融操作,那么这些LRT该去哪里,该做些什么金融操作呢?这个时候Pendle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巧的方案。 Pendle是一个去中心化利率交易市场,提供 PT(Principal Token,本金代币)和 YT(Yield Token,收益代币)的交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