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优化执行案款发放机制提升群众获得感(2)
时间:2024-03-04 14: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据悉,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执行前督促履行机制的效果逐渐显现。该院自2023年8月1日建立执前督促团以来,截至目前共计新收行为类执行案件46件,结案23件,均以执行完毕、终结执行方式结案,首执案件结案平均天数为2.5天。 执行彰显人文关怀 红桥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在持续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中,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改进执行方式方法,努力兑现群众胜诉权益。 红桥法院通过深化执行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主动向当事人公开推送执行信息,设立执行信访专项窗口,畅通当事人与承办法官、执行指挥中心的沟通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切实以公开促公正、促规范。该院在高效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红桥法院采取有针对性策略,精准发力、坚持“简案快执、难案精执”,扎实推动涉腾房等疑难复杂个案的处理。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于电子商务业务经营不善,自2023年起陷入多起合同纠纷,并被红桥区法院强制执行。 被执行人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于承租银泰大厦写字楼三间房屋而无力缴纳租金,其购买的办公用品及存放的相关货物也未及时腾清。申请人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申请强制腾空上述房屋。 承办人收到案件后,第一时间与申请人联系,了解到目前待腾空房屋内还有人在此办公,但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并未联系到被执行人。经申请人提供线索,承办人多次来到待腾空房间查看情况,并发现确实有几名公司会员在此办公。 执行法官遂通过一名会员联系到该公司负责人,告知其应主动配合腾房。起初该公司负责人不愿意主动腾房,称当时在装修、购买办公用品上花了不少钱,还有很多公司会员的货物无人认领。齐美霓耐心地给该公司负责人做思想工作,释法析理,对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予以告知,同时与现场会员进行沟通,劝导他们协助配合将自己及其他会员的物品搬离。在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耐心劝导后,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法院,已自行提供腾房去处并联系搬家公司主动腾房。执行法官再次来到腾房现场,由于物品较多腾房持续到凌晨3点,腾房案件顺利解决。 申请人对于红桥法院执行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非常满意,既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与强制腾房费用成本,又避免了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不影响申请人及时出租房屋正常经营,维护了营商环境。 据悉,红桥法院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增强涉企业案件审判执行工作质效。2023年,该院妥善审结各类涉企业案件3146件,涉企业案件调解撤诉率达49.13%,执结涉企业案件1235件,执行到位标的额为5.63亿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红桥法院执行局将继续推进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新要求,让更多‘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红桥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冯晓飞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