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推行服务全覆盖促进审批再提速

长春作为国务院确定的80个“互联网+政务服务” 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之一,始终认真贯彻国务院简政放权相关要求,落实吉林省第十一次、长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着眼推动长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机关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创新开展了政务服务“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改革工作。2016年7月22日以来,长春市共开通185个服务大厅,全市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办结。通过政务服务综合改革,提高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了政府内部部门、层级、流程的优化。目前,可办理行政审批及管理服务事项1332项,年办件量可达130万件左右,有效推进了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一、聚焦“受审分离”这个核心,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长春市政务服务“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改革,在设计思路上突出了“受审分离”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坚持整合式创新,形成了具有长春特色的政务服务模式。

一是以“进一个门、上一张网能办所有事”的思路设计改革。“一门式”分“法人一门式”、“自然人一门式”。“法人一门式”在市和县(市)区、开发区两级部署,现有的政务中心转变成法人办事大厅,受理市区两级法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自然人一门式”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两级部署,设立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受理市区两级涉及群众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张网”就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全程电子化,可追溯、可留痕、可监督。同步建立手机导航系统、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办事大厅,实体与虚拟有机融合、线上和线下良性互动,成为一张能办事、办成事的网。

二是突出受审分离这一核心内容。政务服务“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改革的核心是受审分离,综合窗口接件、部门后台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批核准仍由原职能部门负责,接件、出件环节剥离出来交给综合窗口。办事的、管事的基本上可以不见面。今后,企业办事到政务服务中心,群众办事到街道(乡镇)公共服务中心,进一个门办多件事,不用到处跑。同样的事情无论到哪办,都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标准、同样的程序,不用找关系,办事不求人。

二、坚持自上而下改革,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最大效应

长春市“一门式、一张网”改革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深度和广度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尝试。

一是坚持市级统筹、自上而下,确保全市办事系统和大数据互联互通。“一门式、一张网”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由市里一家主持开发建设,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各城区、开发区的重复建设、重复投入。

二是坚持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网打尽”。与法人、自然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相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基本上做到应进必进。目前,全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

三是坚持“一门式、一张网”实现服务全覆盖。改革覆盖市、县(城区、开发区)、街道(乡镇)、社区等各种类型不同、权责不同的单位,在统筹协调的前提下同时开始试点。长春市按照统一标准,在大厅建设上,功能区划分、人员配备、设备采购等,各级大厅(乡镇、街道)参照市政务服务中心执行。在各县(市)区和开发区推行了实体政务大厅改造, 到目前,长春市本级1个政务服务中心,15个县(市)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169个街道(乡镇)的公共服务中心,共计185个实体办事大厅试运行,开门接待企业和群众办事。

四是坚持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相结合。2016年11月初,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和手机办事大厅。在实体办事大厅试运行后,网上大厅、手机大厅与实体大厅相互融合、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实体大厅、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办事大厅同时启动实施,电子证照库、大数据共享中心在省政务公开办的支持下已经形成雏形,未来还要启用自助终端和微信公众号,可以说做到了集政务改革先进技术之大成。

三、完善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和相关配套改革,促审批效率再提高

为了破解“审批难、审批慢”这一难题,加快审批提速提效,长春市以“一门式、一张网”为基础,推开各项提速改革。

一是推进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受自然条件限制,长春一年只有6 个月的建筑黄金施工期,以前程序复杂,需要提交的材料多、手续繁琐,各项审批权都在部门手中,自由裁量权宽松,企业跑一个项目的审批到竣工验收,理论上需要300多个工作日,往往也就是两年左右的时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加快审批提速提效, 2016年我们开通了基本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整了审批流程,研究制定了《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管理的意见》,制定出台了《长春市基本建设并联审批领办服务实施办法》,为项目单位提供从选址立项一直到开工许可全过程的领办服务。以前串联审批办理共涉及发改委等13个部门及单位,46项审批及管理服务项目,29枚公章、加盖41次,至少18批次实地现场踏查,302个审批工作日。我们通过实行并联审批,将现场踏查由18次整合为2次,建设规划许可申报材料由78项减至21项,施工许可申报材料由67项减至30项,审批时限可由过去的302个工作日理论上压缩到51个工作日(不含竣工验收),压缩率为83.1%。自2016年8月份基本建设项目推行并联审批以来,受理189件,办结169件,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的高度赞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