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紧盯“新三样” 打造“新引擎”
时间:2024-02-04 03: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这一战略指引叠加全球绿色能源发展牵引下,光伏储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迅速发展。 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同时也是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的“双圈籍”城市,滁州市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新的风口、新的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召唤。近年来,滁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链长制”为抓手,以“新三样”为重点,响亮提出争当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争创全省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争创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2023年全市光伏储能产业产值达1362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600多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产值120多亿元。 无中生有 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是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的战略支撑,是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重要内容。从全球来看,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以光伏和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主力,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凤阳县是著名的“石英之乡”,天然禀赋的石英砂资源,对光伏组件产业的参与者们来说,具有绝对的吸引力。在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一张张原片玻璃经过磨边、镀膜、打孔、丝印、钢化等工序,被加工成太阳能电池面板和背板,从滁州销往全球。“2022年,公司产值达74.54亿元,2023年产值突破百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伏玻璃产业园之一。”该公司总经理潘荣观说。近年来,滁州因拥有全国储量最大的石英矿,吸引了包括隆基乐叶、福莱特、正泰、天合储能等国内太阳能光伏和储能行业龙头企业集聚,“无中生有”创造了一个新业态——光伏储能产业。以龙头带动链条延伸,滁州光伏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在来安县汊河镇,捷泰新能源高大宽敞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内,工业机械手臂正灵活快速组装、装卸材料,自动化机器人来回穿梭搬运产品。公司基地经理欧阳建波介绍,该项目2022年年初刚刚落户滁州,从破土动工到投产仅用了140天,刷新行业速度。“自投产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每天生产620多万片电池片,2023年销售额在120亿元以上。” 从“一粒砂”到“千亿产业”,滁州市把先进光伏作为滁州“首位产业”,坚持链式发展路径,建立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光伏产业链链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完善配套、集群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先进光伏产业发展壮大,已构建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边框、封装胶膜、焊带等日趋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光伏产业产值连续两年实现翻番,2023年1至10月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60%,全年产值1362亿元,滁州光伏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球光伏20强企业已有9家落户滁州,光伏玻璃、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产能均占全省一半以上,滁州离“世界光伏之都”的梦想越来越近。 乘时乘势 抢拼产业新赛道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在“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除了光伏产业,滁州又开始抢滩另外两大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 近日,记者来到全椒县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调试着各类生产设备,自动化机械设备正在作业,现场一片繁忙场景。“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二期年产20GWh储能电池项目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滁州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哲介绍,随着产能释放,力神滁州基地将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系统领域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作用。力神滁州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产品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以力神电池为龙头,全椒县吸引了光大激光智能科技、滁州精朗科技、滁州三同涂装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落地。 力神项目是滁州市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提质扩量、迅速壮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引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同时,滁州市还积极引进一批配套企业延链、补链。 自2021年以来,滁州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共引进电池和电芯生产项目22个,总投资1080.8亿元,累计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链配套项目57个,总投资456.9亿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上海发布10个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 下一篇:滁州:创卫工作高位推进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