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7”专项活动侧记(2)
时间:2024-01-31 21: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建立专门台账,对涉企违规超审限案件进行重点清理;把清积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清理工作高效、均衡、有序发展;深化大数据分析研判、审判质效面对面和审判管理激励三项机制,实现积案清理工作与日常审限管理协同推进;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判委员会职能作用,确保积案清理工作实效,经过不懈努力,辽宁法院积案清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司法大数据显示,辽宁法院审判质效实现7个季度持续提升。 2023年9月6日,企业负责人王先生来到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退费服务窗口。 “请您在单子上填好姓名、银行卡号等信息,如果您胜诉,诉讼费会直接退到您这张卡上。” “我们把胜诉退费申请‘前置’,在立案阶段指导当事人填写《退费银行账号确认单》,完备申请胜诉退费材料,并随卷流转。”龙城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唐晓东介绍,通过流程优化,胜诉退费由当事人“申请退”变为法院“主动退”,实现了胜诉退费“零跑腿”,切实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 这是辽宁法院开展“胜诉退费不及时”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 针对胜诉当事人退费难、退费慢问题,2021年,辽宁高院专门出台关于全省法院“胜诉退费”工作的规定,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建立“一站式”诉讼退费机制,并持续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辽宁法院不断健全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办理机制,将涉市场主体投诉纳入“有信必复”工作,完善诉求登记、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同时,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安排专人受理,全省三级法院网站首页均设置投诉指引,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推动服务升级。 4个专项活动:助力市场主体跑出“加速度” “天都蓝了!空气都是甜的。” 不久前,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法院对费某非法采矿一案再审改判无罪。在拿到判决书的一刻,费某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专项活动开展以来,辽宁法院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强迫交易、合同诈骗、市场监管领域贪污贿赂、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等犯罪,依法纠正涉产权错案。2023年,全省法院审结侵犯市场主体人身财产安全等犯罪案件183件,为市场主体挽回损失10.88亿余元。 同时,辽宁法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大力推动将涉案企业刑事合规改革延伸至审判环节,2023年,全省法院依法审理合规案件20件,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减少和预防企业犯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审理一案、治理一片”,全省法院发出涉企司法建议185份,助力企业行业整治。 执行是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公里”。在规范涉企案件执行活动中,全省法院进一步规范涉产权执行,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 弘扬契约精神,助力诚信辽宁。完善执行联动机制,与省公安厅、省检察院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做实打击拒执、严惩失信试点工作;深化与公安机关合作,破解查人找物难题,进一步整改不规范终本执行,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 “法官,我们公司已经履行义务,但还是不能贷款。”近日,一家医药公司联系沈阳市沈北新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请求帮忙屏蔽失信信息。 原来,一些金融机构把互联网平台搜集的企业涉诉信息作为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尽管有法院“官宣”的案结事了,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却不能及时更新,从而制约企业融资、招投标等活动。 沈北法院在执行环节推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向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出具主动履行证明书,先于互联网平台一步,及时为企业抹去“失信标签”,生动诠释了司法的温度。 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辽宁法院积极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对符合失信屏蔽或解除限消措施情形的及时屏蔽或解除,2023年1至10月,依法屏蔽相关信息5000余条。 绝不能前“清”后“积”!在涉企案件及时化解活动中,全省法院“抓前端,治未病”,深化诉前调解;释放改革红利,推进繁简分流、速裁快审,推动涉企纠纷及时化解、一次化解、实质化解。2023年,全省法院一审审结合同纠纷案45.78万件,速裁快审涉企案件13.12万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涉光伏产业的制造型企业,拥有专利500余项,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23年4月,辽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带领省高院和沈阳中院的知识产权审判专家来到金辰公司,就企业知识产权创设和保护等法律问题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提出法律建议,增强企业维权能力。 “法院真干事,干实事!”金辰公司常务副总裁祁海珅由衷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