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优化治理结构重塑估值(2)
时间:2024-01-07 13: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国盛证券策略分析师王锦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减持新规重点对大股东减持进行了限制,体现了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 “从政策实效看,减持新规落地后,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明显缩量,部分公司也主动公开宣布暂停减持计划。这不仅缓解了资本市场实际的资金供需压力,而且也为提升市场投资信心提供了一定支撑。”王锦程表示,长期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更加关注融资支持与股东回报的功能权衡,不仅要有力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和经济建设,而且也要平滑产业资本的退出与更替,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郑志刚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减持新规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意味着大股东在股份持有上会呈现出一种长期主义,有利于上市公司股价稳定。 上市公司 分拆热潮持续升温 在通过回购、股东增持和终止减持积极改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同时,分拆上市也成为诸多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重塑上市母公司和拟上市子公司估值、拓宽融资渠道和提升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 2023年,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意愿持续高涨,A股公司及港股公司竞相分拆。最新的分拆上市案例是12月20日港股金马能源“H拆H”成功,子公司河南金源氢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这也是全国首个煤炭企业分拆氢能子公司上市案例。 另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7日12时,年内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发布分拆上市相关公告,其中,54家公司首次抛出分拆上市计划。 截至目前,共有8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A拆A”完成子公司A股上市计划。其中,用友网络旗下两家子公司成功分拆上市。分拆上市目的地也从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扩展至北交所。具体来看,锦江航运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用友汽车、友车科技、天玛智控、西高院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美心翼申、天力复合、鼎智科技、宏裕包材在北交所上市。 “分拆上市是大公司到了一定发展阶段后的必然选择。”郑志刚表示,分拆上市一方面能够使母公司在职能定位上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使子公司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主体,可以直接获得外部市场的融资,而且有利于改善内部治理,并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灵活调整。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亦看好分拆上市对企业估值体系的重塑作用。“分拆上市会对上市公司拆出部分的股权重新估值,以实现1+1>2的效果。拆出公司如果有完整的产业链基础或重要产业利好支撑的话,这些原先孵化在上市公司内部的子公司价值将再次得以展现。”陈雳表示。 股权之争 你方唱罢我登场 2023年,仍有部分上市公司深陷“内斗”泥潭。包括中炬高新、电科院、派林生物、恒立实业、南钢股份、*ST越博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接连燃起股权之争,背后折射出公司治理结构紊乱与治理水平低下。 “宝火之争”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围绕酱油巨头中炬高新的控制权,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火炬集团和第二大股东宝能系中山润田之间的矛盾直接暴露于“台面”之上,甚至一度上演肢体冲突。针对双方经久不息的纷争,外界舆论也围绕中炬高新的公司治理问题、是否维持稳定经营、利益是否受侵害、价值是否得到提升以及内斗双方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最终,随着中炬高新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宝能系董事遭罢免,失去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宝火之争”也告一段落。 除中炬高新外,在监管的重点关注和股东博弈之下,派林生物、南钢股份等上市公司的股权之争亦得以“熄火”,但也有个别公司的内斗仍在持续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