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天津东丽区:多措并举开展监督 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的软实力,更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土壤,是吸引企业集聚的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区域竞争力。近年来,东丽区人大常委会把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监督工作重点,作为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自2019年《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连续5年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推动,运用多种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5年来,共开展执法检查5次,专题询问1次,组织调研座谈20余次,查找各类突出问题36个,提出意见建议23条,转交区政府意见建议5篇,全力护航全区营商环境向优向好。

  聚焦法规实施 以法治思维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中,谁拥有法治化营商环境,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才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东丽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从2019年开始,每年从市场环境打造、法治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审批、行政执法监管等方面选取一个工作方向开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按照《天津市东丽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工作程序》要求,提前2个月制定详细的执法检查方案,明确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报告起草和整改落实等5个实施步骤,锁定重点部门、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等调研检查对象,采取实地查看、个别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并通过区人大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坚持把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贯穿于执法检查全过程,紧扣法律制度、法律规定、法律条文开展检查,推动营商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持续优化。要求区政府严格进行自查自纠,逐条对照《条例》检查法定职责履行、法律责任落实和法律执行效果,使查找的问题更加具体明确。同时在执法检查活动中,把规范行政执法、加强公正司法作为重点内容,着力推动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共性问题,督促区政府持续加强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优化跨部门联合监管与跨系统法治服务,以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 找准影响营商环境堵点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深化调查研究,深入查找影响营商环境提升的突出问题。

  一是开展不同层面调研。按照民营企业、街道园区、政府职能部门等分类进行调研座谈,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方面收集梳理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精准施策。

  二是拓宽政企沟通交流渠道。有效依托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载体平台,结合区委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以及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的监督工作,多角度多方面倾听企业家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打消企业家不敢说真话、说实话的顾虑。

  三是创新监督方式。打破常规执法检查的监督模式,在2020年首次将执法检查与专题询问相结合,针对在营商环境工作和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参会人大代表从土地规划、融资贷款,到收取灭鼠药物费、办证取证等问题对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询问,由分管副区长或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解答,在充满“辣味”的询问和条理清晰的回答之间,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之间有沟通、有互动、有评述,突出人大监督的精准性和监督刚性,增强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凝聚起破解难题的工作合力。

  聚合代表力量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在行动”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坚持市委和区委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代表履职就跟进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发挥人大代表营商环境宣传员作用。动员人大代表,特别是企业家代表担负起宣传东丽、推介东丽的责任。充分发挥代表联系广、渠道多的优势,广泛宣传东丽的优良法治、优质服务、优势资源、优惠政策、优美人文,推动解决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短板弱项,有效推动形成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