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的优势与风险
时间:2023-11-09 22: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自从区块链这种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围绕它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息过。对区块链保持乐观态度的人认为,由于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依赖于信任等诸多优良性状,因此完全有可能像现在的互联网那样重塑整个社会。而对区块链持悲观态度的人则指出,虽然区块链在理论上拥有很多良好的特征,但其本身也有很严重的技术缺陷,因而很难有实际的用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悲观派”的观点似乎更有道理:尽管在各种媒体上,区块链技术被宣传得天花乱坠,但在实际当中,真正有价值的应用却很少。即使是像比特币这样的现象级产品,也远没有达到宣传中的效果——事实上,由于比特币的交易成本很高,它甚至几乎不能作为货币来进行使用,而只能作为一种特殊资产来进行投资。 不过,随着人们对区块链技术认识的深入,天平似乎正在向“乐观派”倾斜,不少基于区块链的实际应用陆续被开发出来,开始向人们证明区块链并非屠龙之术。 在新近的区块链产品中,最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一类被称为DeFi的应用。所谓DeFi,是“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Finance)的简称。通俗来讲,它就是一类依赖区块链技术建立的金融产品,其目标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和运营,在透明和去信任化的区块链网络上提供所有类型的金融服务。 DeFi这个概念的最早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2018年,但当时关注的人还比较少,并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到了2019年,DeFi突然开始火了起来,整个市场上DeFi交易的锁仓量总值一度突破了1.5亿美元,因此2019年也就被称为了“DeFi元年”。到了今年,DeFi继续持续了火爆的态势,数以千计的De-Fi产品被设计了出来。 为什么DeFi会在短短两年内,从默默无闻走向火爆呢?相比于传统的金融产品,它究竟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它的发展,又会带来哪些潜在的风险? DeFi为何走红 DeFi之所以会在近两年爆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现有金融体系的缺点。 在现实中,我们熟悉的金融体系主要是由一种中心化的方式来构建的,它强烈地依赖于居于中心化节点的金融机构的支持。比如,你要给朋友汇一笔款,那么你需要把钱打到银行,然后再由银行把这笔钱转到你朋友的账户;再如,如果你要借钱,那么你就需要向银行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然后再由银行把别人存在银行里的钱取出来借给你。在所有这些金融活动中,总有一个金融机构夹在中间。 这种中心化的金融体系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首先,它需要人们付出额外的成本。众所周知,金融机构都是很有钱的。这些钱从哪里来?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从交易中收取的佣金和其他费用。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这些佣金是它们的收入,而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成本。 其次,它有可能影响交易的效率。当存在金融机构这个中介时,所有的金融交易行为都不是直接完成的,而是需要拐一道弯。举例来说,过去,我们要给人汇一笔钱,很可能是这边汇出了一天款,那边还没有收到,其原因就是中间要在银行拐上一大个弯。当然,随着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这种汇款和到款之间的时间差距已经大幅缩短,整个过程可能已经减少到了几分钟甚至几秒——不过,对于专业的金融交易来说,这几秒依然可能是极为致命的,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再次,对于用户来说,中心化金融产品的选择性是较小的。在现实中,我们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其实是非常多样化的。例如,当我们去尝试获取一笔贷款时,可能希望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实现质押,然后以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进行还款。显然,如果这笔贷款发生在具体的人与人之间,那么这些要求就可以以合同的形式被写下来,然后被借贷双方执行。但如果我们是向银行贷款,就不太可能满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 最后,中心化金融系统的可及性是相对较弱的。在中心化的金融体系下,人们使用金融服务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例如,你要去办理信用卡,就需要满足一定的信用资质;你要去从事证券交易,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财产证明。在这种设计下,很大一部分人就被排除在了金融体系之外,不能享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而事实上,他们可能是最需要这些金融服务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不要这些金融中介呢?在传统条件下,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了这些金融机构来作为中介,信用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