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顶级域名升值潜力大 投机者不惜造假抢注(3)

通过政策漏洞捡了大便宜的郑敏杰,对于CNNIC却并不领情。他猜测,这些漏洞很有可能是CNNIC中的某些人给自己预留的“后门”。他说:“这些单字母域名按规定不属于预留域名,但他们也限制注册,我估计就是想给内部人士留着。他们是被我依照相关法律和规定逼得没办法,才给我注册的。”

同为资深“米农”的谢毅鹏表示,他认同郑敏杰的这个观点,认为这正是CNNIC至今不公布预留域名列表的原因:“一旦公布列表,他就没办法私下里一个一个放出来倒卖了。”

尝到甜头的郑敏杰胃口很大。近年来,他申请注册fuzhou.cn、chongqing.cn在内的数千个域名,却被告知很多域名属于限制注册的预留域名。但他无意中发现,这些预留域名接二连三遭人抢注,拥有者并非当地政府部门。

2008年3月5日,他将CNNIC和域名注册服务商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新网)诉至北京市一中院,要求注册a.cn和hr.cn等7个域名。很快,法院以该案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为由,裁定不予审理。

初战遇挫反倒激发了郑敏杰的斗志,从此拉开了一个人与CNNIC战争的序幕。他至今已在全国多家法院提起近200起行政诉讼,案由都是相同的:要求注册某个被CNNIC限制注册的预留域名。被告除了CNNIC,还有三五互联和北京新网等域名注册服务商。

郑敏杰说,自己并不奢望通过打官司得到这些超值“大米”,而是希望法院判令CNNIC公布限制注册的预留域名列表,同时公布预留理由和时限。

“答辩人为客户提供域名注册服务,并未有触犯法律的行为,更未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三五互联陪CNNIC应诉的次数最多,答辩状几乎有了熟悉的套路。

是谁在伪造红头文件

郑敏杰说,出现两份不一样的假批复,说明三五互联和CNNIC至少有一方造假

一场场官司打下来,郑敏杰发现,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多起预留域名被抢注事件背后,都存在伪造红头文件的影子。郑敏杰举例说,zhengzhou.cn的域名注册信息显示,该域名由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邱海燕注册,在CNNIC提供的诉讼材料中,郑州市政府办公厅的组织机构代码证、邱海燕的身份证和盖有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公章的《域名注册申请表》一应俱全。

然而,作为该案第三人的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却在答辩状中表示:“关于zhengzhou.cn域名注册我单位不知情”、“我单位没有名为邱海燕的工作人员”。

更加离奇的情况,出现在112.cn的争夺中。

2010年,112.cn域名被人注册,得知这一情况后,先下手未得的郑敏杰将CNNIC和三五互联诉至厦门市思明区法院,该域名名义上的持有者中国电信集团被列为第三人。

中国电信集团表示,他们从未申请注册过112.cn。

CNNIC和三五互联分别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工信部的批复,试图证明112.cn是经合法手续批准注册的。但郑敏杰发现,这两份原本应该一模一样的批文,却在批复文号和印章两处存在致命差异:CNNIC提交的批复文号为“电管函[2010]128号”,三五互联提交的批复文号却是“电管函[2010]125号”;两份批复所盖公章,在大小、字体、排列方式等方面明显不同。

今年2月2日,一纸来自工信部的回复让郑敏杰吃惊不小:“电管函[2010]125号”和“电管函[2010]128号”批复均系伪造,工信部从未就112.cn注册事项进行过批复。郑敏杰分析说,如果是申请者造假,他只能通过三五互联向CNNIC提交材料,两份伪造的批复必定一模一样。现在出现两份不一样的假批复,说明三五互联和CNNIC至少有一方造假,甚至有可能是双方合伙造假,由于配合失误,所以出现两份不一样的假批复。

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在圈内引发不小震动。郑敏杰表示,全国范围的伪造公文抢注预留域名案件,目前已经查实18起,被冒充对象包括工信部和天津、重州等地政府。多地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18个“大米”被注销

CNNIC在通告中表示,经有关部门批准,已对18个恶意抢注域名进行注销处理

早在3月21日,CNNIC即发布通告,称2010年9月-2011年1月期间,有不法分子冒充国家机构、地方政府和电信企业的名义,相继申请注册tianjin.cn和120.cn等18个限制注册域名。“我中心在审核时发现这些域名的注册材料存在伪造嫌疑,因涉嫌触犯刑法‘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我中心于2010年9月起,陆续向公安部门、工信部等主管机构汇报相关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继续收集证据材料。”

CNNIC在通告中说,今年1月,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心已对这18个域名进行注销处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