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Cosplay界最脏的play,是假扮外卖骑手(2)

他们的演绎往往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30秒的情节里能塞进十个琼瑶,不停探索外卖小哥悲惨经历的底线。而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制造社会矛盾,然后利用大众的同情心赚取流量。

丰富且动人的人设,粗糙但更贴近日常的视频剪辑,再加上一段段曲折坎坷的动人故事,给了他们收割关注的信心。

例如下图这哥们儿就曾经穿着这身戏服大杀四方。

500

他带着抑郁症妻子送外卖,努力养活全家人的事迹,曾经感动了不少网友。

然而后来就被扒出,此人并非真实外卖骑手——在另一个正能量账号里,他和“妻子”穿的是另一身戏服。

500

说到底,外卖骑手规模庞大、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是大众关注度最高的职业群体之一,自然也就成为了自媒体用以摆拍卖惨的“重灾区”和被“苦难化”获取流量最好的标签。

相关的作品还常常以这样的面貌呈现:

《外卖小哥丢车雨中痛哭》

500

《外卖女骑手车子被偷情绪崩溃》

500

看似过路人的随机视角、偶尔通过监控镜头营造出的临场既视感——“真实性”buff拉满。

当大多数有同理心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时,第一时间多半不会去质疑真假,而是设身处地共情其悲惨际遇——至此,po主赚取流量的目的就达成了。

看完这些视频,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相信,更没想到这些骗局已经如机器般运行。

而事实正是如此,cos外卖骑手不仅是业内公认的流量密码,还发展出了流程成熟的产业链,每一位“骑手”只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

500

柏拉图说的“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诚不欺我,但偏偏,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歪到了天边。

cos外卖骑手,看起来成本极低一本万利,引得无数人争相效仿分割流量,似乎穿上这件衣服就能看见自己直播带货月入几万的“光明未来”。

但是,恰流量钱真有这么轻而易举吗?

别演了,外卖员不需要廉价的同情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这句话你最好刻在心里。

今年3月份网信办开展的清朗专项行动已经明确指出:集中清理整治存在真假难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等信息内容导向问题的短视频。

可能你也发现了,现在短视频平台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都被加上了显著的标识。

而那些靠着捏造事实、利用大众同情心牟利的假外卖员,也都纷纷喜提封号和其他处罚。

500

前文提到那位车辆被偷的“女骑手”,在视频发出后不久,就已经被光速出警的当地警方请去了喝茶。

500

近几年,除了假扮外卖骑手,还有不少蓄意编造摆拍的事件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

而这些涉事者的结果也都一致——轻则封号,重则罚钱坐牢。

500

在相关法规日渐完善,平台管控更趋合理化的当下,假外卖员的牟利行为正在变得越来越刑。

即便是能巧立名目绕过审核、逃过监管,“cos外卖员摆拍”这一行为本身,也正在失去曾经有过的吸睛效力。

一方面,当类似的摆拍行为逐一被曝光,短视频背后的一整套打造人设流程也被大众熟知,能被唬住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500

另一方面,更多真实的外卖员经历和职业体验,已经一五一十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大多数人都已经知道,外卖从业者东奔西走日晒雨淋固然辛苦,但绝不需要被套上悲惨的“人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