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Cosplay界最脏的play,是假扮外卖骑手

“演的吧?!”院办傻宝盯着手机里身着黄色骑手服的“外卖小哥”,又一次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在他点开的短视频里,打扮成外卖员模样的男子遭到了一位女士强吻,毫无反抗的他刻意表现得不知所措。

500

但下一秒镜头一切,二人已经互换联系方式,看起来也为下一次“偶遇”时的离奇剧本做好了准备。

像上述这种“演的”短视频作品,大家想必都已见怪不怪。

视频中,多数主角头顶长着摄像头、随身携带麦克风、每天过着充满反转的生活。

500

如果演得足够离奇,我还姑且能称赞一句剧本出其不意。

但当一个个身着外卖骑手服装的“演员”出现在各种伪纪实视频作品里,我就必须说一句:哥们儿骗骗自己可以,别把观众都当傻子了。

500

单单奇葩订单的老哥,我愿称之为奇葩特派员

然而互联网流量的风潮就是这么不由分说。事实是,以外卖员为主角的影像作品已经是一种宇宙共通的流量密码,也已经成就了一桩桩恰烂钱的脏生意。

500

在物联网时代,长驱直入的“水管工”已成过去式,假外卖骑手才是频频触及法律红线的流量收割狂徒。

哪来这么多人赶着趟cos外卖员?

外卖骑手,一群你几乎每天都需要打交道的体力劳动者——随时穿梭在马路街道,每分钟都有房门被他们敲响。

他们是一座座现代城市日常运转中重要的一环,也必然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关注度。

关注度带来的是什么?对于自媒体而言,当然就是流量。

不信请看如今人均手持云台的真假外卖博主,已将这股流量转化为可复制的秘笈。

500

比起相信努力获得高额回报的励志故事,人们往往更愿意在这份职业当中寻求猎奇——这构成了外卖员故事的编撰逻辑之一。

在网络购物发达的当下,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弄到全套外卖装备,cos外卖员就成了一件低成本高回报的好生意。

500

某宝上,外卖服的销量居高不下,我毫不怀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普通人买去穿着玩。

但当你点开留言评论区,你就会发现异世界的外卖通道也已经敞开。

500

见多识广的朋友都知道,“异世界cosplayer”向来紧跟流量热潮,并且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幻想通常都有着深入且精准的洞察。

而在审核严格且卷到不行的自媒体领域,博得暗域流量的方法便是将这些所谓“洞察”,深入浅出不留痕迹地体现在脚本和构图之中。

人对经常打照面的职业总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遐想,这就给了颜值和身材博主可乘之机。

500

再尝试想象这样的情境:你想成为一个自媒体博主,但你的生活平平无奇、工作乏善可陈,你会作何选择?

很多自媒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单了第一件外卖服,然后突然发现:故事有了动机、人物弧光开始出现明显的轨迹、受众的猎奇心理不用过脑子就能摸清。

500

与此同时,不少人对外卖骑手还有着普遍不假思索的固化印象——他们是底层蓝领、他们通常家境一般、他们害怕犯错。

如此一来,编故事也变得容易,成熟的短视频编剧轻轻松松就能以这样的小人物人设为动机和出发点,写出一段段足够离奇的经历。

目前,短视频博主们已经以这些固化印象为基础,打造出了一整个以反差和冲突为核心的《What if…》“外卖员宇宙”:

What if 给你送外卖的是魔鬼身材天使面容的帅哥美女……

500

What if 外卖员是扮猪吃虎的龙傲天大富翁……

500

What if 外卖员为了避免差评甘愿服从顾客的命令……

500

大多数编故事的外卖员小视频,底层逻辑是利用受众的猎奇心和窥私欲,稍加分辨就足以认清真假。

但在以外卖骑手为主角的流量池中,还存在一种更无下限的类型——苦情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