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专访赛伍技术董事长吴小平: 背板国产化有春天 光伏辅材企业当仁不让

专访赛伍技术董事长吴小平: 背板国产化有春天 光伏辅材企业当仁不让

2020/10/29


纵观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脉络,从2005-2012年的“两头在外”,到2013年起国内市场加速,再到2018年至今国内市场高质量发展、海外市场遍地开花的“双循环发展”,我们的光伏产业从未放弃过自立自强的探索。迄今,我国光伏企业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上已经具备全面领先优势,设备、辅材的国产化崛起之路也已经初见端倪,全产业链发展加速启航。2020年遇见了太多始料不及,也必将迎来更多意外之喜,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坚韧与勇敢,辅材辅料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这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不凡之年,也刷足了存在感。这其中不得不提的“背板一哥”赛伍技术,不仅没有掉队,而且铆足了劲儿,当仁不让,上市、扩产、储备、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的风格跟掌门人吴小平如出一辙。

如下是采访实录:

背景:2012年之前,光伏背板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一些大型工厂手中。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当时的“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统计,2011年,奥地利伊索沃尔塔(Isovoltaic)、日本东洋铝业(Toyal Solar)、美国Madico和德国肯博(Krempel)在背板市场中的占比份额分别为30%20%13%10%,而中国企业在其中的占比不足20%。如背板主流品种TPT中使用的PVF 膜(商品名为Tedlar由杜邦垄断,氟素、聚酯类薄膜等材料也主要由日本和欧美公司垄断,因此全球市场背板产品的价格一直较高。

随着国内光伏背板技术的突破,光伏背板国产化进程日趋加快。以赛伍技术、苏州中来等为代表的一众中国光伏背板企业纷纷崛起,市场集中度逐年持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进口替代,目前产能已经可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在未来将进一步占据市场主导。赛伍技术自2008年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成为光伏背板行业的全球龙头,并于今年4月份成功上市。

问题1:您认为,国产背板的产业化替代之路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否分享一下赛伍发展至今,“做大做强”的秘诀?

吴小平:赛伍技术于200811月注册成立,当时受阿特斯瞿晓铧博士的启发和引领,我获悉到国内有背板进口替代的市场和机会。在此之前,我们的经营团队在日本的一家国际领先企业工作,主要研究高分子功能材料行业,我们有一个化学实验室在探索一些创新材料。自成立之初,赛伍就将自身定义为“高分子材料方案商”,旨在向客户提供新价值,帮助企业获得更大成功。基于这个宗旨,赛伍审慎研究了下游客户的需求,发现当初使用的进口背板存在缺陷。由于中国的背板技术标准引自欧洲,背板设计的思想中并没有把组件视同为一个半导体器件,而是定义为简单的户外绝缘物,这是有问题的。事实上,光伏组件本身应该是户外使用的半导体器件,而国外厂家忽略了PET在背板里面的核心作用,导致中国客户对背板的认知仅仅锁定在外层对紫外线的阻隔作用,但是背板的真正价值要比这大的多。一是电器绝缘;二是阻隔水汽,保护电路;三是材料的热稳定性。这些不光能影响电池组件的性能,也跟长期寿命紧密相关。因此,赛伍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弥补欧、美、日等国忽略的客户需求项目,率先研究开发出KPf背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的KPf背板是依靠中国的原创产品思想、概念、技术、规格研发出来的,是我国的自有品牌,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应用最普遍的背板。在此前,国电投只认可TPTKPK背板的技术标准,现在对于赛伍的KPf背板同样十分认可。在国外,韩国Q-cell,日本东芝、夏普,印度采用的主要背板都是KPf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