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承实:香港引领全球Web3.0需解答两个问题(2)
时间:2023-10-06 01: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从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第三代互联网应该是去中心化的Web3.0 与以Web2.0为代表的中心化互联网体系架构的融合,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对以往互联网体系架构的完全颠覆。 进一步,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方式来看,人类社会组织从来不存在完全的去中心化组织,当然也从来没有存在过完全的中心化组织。因此,Web2.0与Web3.0都只能匹配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一部分组织方式,而不可能匹配全部组织方式。从这个角度,第三代互联网也不是Web3.0 就能完全涵盖得了的。 截止目前,应该说Web2.0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但Web3.0的发展远未充分展开。 首先,作为Web3.0 基础的区块链的发展还存在极大变数。虽然以太坊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公有链应用生态,更多的应用和技术创新也都发生在以太坊之上,但任何人恐怕都不能保证以太坊江湖地位的百分之百稳固。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Web3.0 世界,说不准哪一天哪一条在目前或知名或不知名,甚至还没有面世的公链,就颠覆了以太坊。尽管做到这一点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次,建立在不同链之上的各种扩容方案的安全性和效率的竞争,应该说也还没有充分展开。 再次,试图打破不同主权区域的跨链,目前仅仅实现了不同链上共识结果的跨链,而对共识过程、共识本身的跨链的研究,还基本没有开始,更不要说工程实践了。 以上这几点还只是当前Web3.0基础设施层面的发展不足。在应用层面,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还是针对FT和NFT的,针对现实世界资产RWA的应用,以及GameFi、SocialFi等新的更多的去中心化商业模式,目前还相对不成熟。 Web3.0面向现实世界更多更广泛的应用需求,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产业界,相应工作现在也还基本没有展开。 三、香港引领全球Web 3.0发展需要解答的两个问题数字技术本身的跨地域特性,本就与传统世界基于边界的管理原则存在着内在的矛盾。Web3.0 的去中心化,更是与传统世界的中心化管理模式有着天然的冲突。 因此,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还是其他区块链公有链,包括各种链上应用,不但都是跨越地理概念的,而且还是没有你、我、他这一类身份概念的,而且还都是去中心化的。 因此,Web 3.0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广泛的外部性和强大的溢出效应。而香港要引领全球Web 3.0发展,除了香港本地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资金资源注入,在理论上至少还需要解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中心化组织如何推动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和去中心化应用的发展?香港政府毋庸置疑是一个中心化组织,而Web3.0的运作又是去中心化的。因此,在Web3.0 落地和发展的推动过程中,香港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角色定位是怎样的,这可能是香港政府需要从理论上优先解答的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香港政府推动Web3.0 的发展目标、相应的投入和产出预期、推动Web3.0 发展的策略和路径、对Web3.0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规制方式等问题。 这些问题也可能不仅仅是香港政府需要面对和回答的,而是任何一个Web3.0 的项目方,以及Web3.0 领域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都需要思考并给出答案的。 如果对这一问题没有答案,我们又如何能够确保本意是去中心化的Web 3.0 最终不会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心化的Web2.0呢? 再进一步,如果我们能够确定Web3.0 去中心化的内涵,那么是把香港定位为全球Web3.0 中心还是全球Web3.0 引领者更合适,可能就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了。 2、区域性组织如何推动和管理跨区域和超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本就具有跨地域特性,而Web3.0 就更是如此,不但具有跨地域属性,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上还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那么,香港作为一个地区,如何推动和管理跨区域甚至超区域的Web3.0 基础设施建设和Web3.0 应用的发展呢? 香港本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因此,无论香港政府推动Web3.0 发展的意愿有多强烈,但香港本地的市场空间毕竟有限,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都非常局限,这就决定了香港基本不可能建设和发展起单纯面向和服务香港本地的Web3.0 基础设施和Web3.0 应用。 因此,香港政府推动的Web 3.0,必然是面向全球的。但除了香港本土,全球其它地区并不在香港的管辖范围之内,这就必然需要香港政府能够解决跨区域和超区域的Web 3.0 基础设施建设和Web 3.0 应用的管理协调协同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