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安源路矿的初心故事(2)

1922年1月,李立三开办了安源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他不辞辛苦,日夜授课,不到两个月时间,参加补习学校的工人由刚开始的十多人增加到五六十人,其中以路矿工人居多。

在时机和条件成熟后,1922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成立。支部有党员6人,李立三任书记,成员有朱少连、周镜泉、蔡增准等。其中朱少连作为全国党代表,于1923年6月参加了党的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安源路矿党支部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具体实践。

路矿党支部成立后,李立三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当时俱乐部部员已发展到300余人,李立三主持召开俱乐部会议。会上通过了俱乐部总章和部员公约,确定俱乐部的宗旨为“联络感情、涵养德性、团结互助、共谋幸福”,并设立了文书股、宣传股、会计股等办事机构;还组织工人纠察队,对内监察工友之行动,对外侦察和防御破坏本部之图谋和行动。

在安源路矿大罢工期间,李立三不惧路矿当局悬赏600大洋刺杀他的威胁,依然辗转指挥工人斗争。安源工人在《劳工记》中这样写道:“工人受苦难尽表,有一英雄天下少。名号能至李先生,出洋法国转回程。年纪只有二十四,祖居湖南醴陵住。他从长沙到萍乡,要救工人出牢墙……”李立三解放工农群众的赤胆忠心,跃然纸上,光照后人。

刘少奇:“我们搞革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搞共产主义。”

1922年初夏,从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回国的刘少奇,经陈独秀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派遣,到湖南党组织接受工作任务,同年9月被毛泽东派到安源领导开展工人运动。

在安源,刘少奇始终站在工运斗争的第一线。在大罢工进行到关键时期,他勇担重任,不怕牺牲,只身一人与路矿当局谈判。面对路矿当局和军警以武力相逼和生命恫吓,刘少奇毅然说道:“万余工人如此要求,虽把代表斫成肉泥,仍是不能解决!”最后,以凛然正气和无畏生死的意志捍卫了工人的权益。

接任路矿工人俱乐部总主任期间,刘少奇致力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以安源路矿党支部为核心,对外领导工人加强团结,防范敌人进攻;对内制定《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总章》,建立了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具体细则,是当时各地工会组织制度建设的一个通用范本。

在他的引领下,安源的党团组织成为当时全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地方党组织。到1924年底,安源工人党员人数发展到198人,约占当时全国994名党员数的五分之一。

为真正把俱乐部建设成工人的服务中心,刘少奇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着力解决工人的各种困难。对于不为工人办事、不为工人着想、不为工人出力的机构、制度和人员,从上到下逐级逐个进行检查整顿,以达到工人满意的目的。他相继主持成立了裁判委员会、劳动介绍所、故工抚恤会等机构,尽最大可能为工人谋求权益。工人们高兴地说:“从吃的到穿的、从用的到看的,俱乐部都替我们想到了,真是帮‘炭古佬’谋利益的好团体。”

刘少奇不能容忍任何损害工人利益、破坏俱乐部信誉的事情发生。他领导查处了消费合作社服务股经理陈枚生贪污挪用1000余元公款案,对少数干部借公款到期不还、在合作社随意赊账取物、侵占公物公产等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

作为俱乐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的任务特别繁重,长期不规律的工作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但他生活非常简朴,从不搞特殊化。当时,俱乐部工作人员不论职位,月薪都是15元。俱乐部考虑刘少奇的身体,要提高他每月的生活费。刘少奇得知后说:“只要15元,我们是工人代表,不能和资本家比。”

俱乐部认为刘少奇的工资太少,准备再给他增加一些,刘少奇同样坚决拒绝。面对工人的疑惑,刘少奇召集党员和积极分子开会,说:“我们搞革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搞共产主义。”最终,刘少奇还是坚持和大家一样,每个月领取15元工资。

历史镌刻辉煌,岁月铭记荣光。中共安源路矿支部诞生这一段血与火的记忆,生动诠释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初心和使命,既是我党早期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留给党员领导干部的鲜活而珍贵的历史滋养和精神财富。(徐建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