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虚拟货币传销模式及典型案例

结合虚拟货币犯罪案件、涉虚拟货币裁判文书的主要涉案类型、数量、金额、领域等维度,并依据其涉及的技术含量、加入门槛、成立难度等,将虚拟货币的传销形式由简单到复杂概括为了三类。

虚拟货币传销本质上就是传销行为,其特征和传销的特点:欺骗性、人头费、多层级和隐蔽性一致。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得到政策支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不记名性、便捷交易以及无法撤销等独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国家监管或者法律所存在的时效滞后性以及漏洞,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利用虚拟货币进行传销,涉案金额庞大且影响恶劣,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报告主要探讨虚拟货币传销的现状,分析其各种形式及特点,并结合经典案例,就监管难点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公众的警惕性和防范能力。

一、关于虚拟货币开展传销的现状

虚拟货币传销是虚拟货币犯罪的主要类型之一。根据知帆科技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从案件数量来看,2022 年我国利用虚拟货币进行诈骗洗钱的案件数量占总案件数量的 30.5%,位居首位,传销类案件数量仅次于网赌结算类案件,占比为 11.8%,排名第三;从平均涉案金额来看,网赌结算类案件的平均涉案金额高达 8.71 亿元,排在第一位,传销类案件平均涉案金额为 1.18 亿元,仅次于诈骗洗钱的平均涉案金额(119.5 亿元),排在第三位。

图 1:2022 年虚拟货币犯罪主要类型及平均涉案金额

币安智能链(BSC)是传销项目最爱部署的公链。2022 年,81.2% 的传销项目选择部署在币安智能链上,其次是波场链(TRON),占比 17.7%。币安智能链是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参与开发的一条与以太坊虚拟机(EVM)相兼容的公链,支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开发和运行。低成本、高效率、强兼容性及丰富的生态,是其备受不法分子 " 青睐 " 的原因。币安智能链低廉的交易费用和高效的交易速度能广泛吸引用户,同时,其兼容性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以太坊上的项目迁移到币安智能链上,用户可以使用 MetaMask 等钱包来连接币安智能链上的 DApp,币安智能链的跨链功能也使得它与其他区块链网络实现了互通,这些优势都为不法分子进行传销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

图 2:2022 年虚拟货币传销项目所属公链占比

监管政策出台使得虚拟货币传销类案件数量及累计涉案金额均呈现下降趋势。2021 年,传销类案件数量占比高达 29.2%。然而,到了 2022 年,传销类案件数量下降至 11.8%,同比下降了 59.5%。在累计涉案金额方面,传销类在总涉案金额的占比从 2021 年的 67.82%(位居第一)大幅跌至 2022 年的 8.6%。2021 年 9 月 24 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这是我国对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最强打击。《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另外,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对于相关境内外从业人员和服务提供者,依法追究有关责任。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国居民都不能合法地买卖虚拟货币,也不能通过第三方平台或中介进行交易。这对中国虚拟货币市场的规模和活跃度都造成了巨大打击,市面上主流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如火币、币安、OKEx 等平台也相继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大部分币圈交易所也暂停了中国用户的使用权限。网民购买虚拟货币的难度大幅增加,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活动的数量也逐渐减少。

图 3:2021 年及 2022 年虚拟货币犯罪主要类型案例数量对比

图 4:2021 年及 2022 年虚拟货币犯罪主要类型累计涉案金额对比

二、从典型案例看虚拟货币传销的形式

我们结合虚拟货币犯罪案件、涉虚拟货币裁判文书的主要涉案类型、数量、金额、领域等维度,并依据其涉及的技术含量、加入门槛、成立难度等,将虚拟货币的传销形式由简单到复杂概括为以下三类。

(一)以虚拟货币为噱头,利用互联网搞传统传销

这种形式是最低级、最简单、门槛最低的传销模式,无异于新型网络传销。其核心是不法分子利用了近年来虚拟货币这一概念发展迅猛的势头,抓住了普通人想通过虚拟货币快速发财但苦于国内市场受限无法投资虚拟货币的心理,打着虚拟货币、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概念的幌子,吸引无知的参与者加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