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红包】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01

周末了,唠点轻松的话题。

一直都有记账的习惯,几年前用Excel,消费记录一直保存在已经淘汰两年的电脑里。现在都是手机记账,省心、好用。

开始记账的目的很简单,就想知道钱是怎么不知不觉没的。时间长了,总能发现日常不合理的消费,达到变相省钱的目的。

其实节流不仅是一种理财方式,也是一种资产管理能力。尤其对于剁手党,记账软件值得拥有。

晒晒我上个月的账单:

房贷/房租:4400+2500。最大的开销就是这两个,房租低是因为和朋友合租的,地段不错两室一厅,整租下来5000元,在魔都也算正常价格。

吃饭2500,日常外卖、周末下厨、请客下馆子。

通讯50,有微信就别给我打电话。

衣服500,舒服就行。

娱乐300,看电影和球赛。

礼金500,同学结婚,非常规消费。

交通600,地铁+打车+EVCAR租车。如果只搭乘地铁,一个月差不多300,现在出门不打车或租车都有点不习惯,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消费升级吧。

机票+火车票1500,这算预付账款,五一出行费用。

居家消费600,包括水电煤网,各种日化用品。

当然消费不可能是整数,而且记账软件细分项太多,为了方便我直接把同类项目并到一块取整数,好看也好计算,杂七杂八加起来不到14000。

其实我还有个小爱好,收藏足球和NBA明星球衣,闲下来能找个事情做而且成本还低,不定时打开网店买一件,至今收藏了有二三十件吧。

如果未来能生个儿子,不管喜欢打球还是踢球,都能穿出去装逼,哈哈哈。

基本上每月账单就这么多,我也问了身边几个未婚同事,账单总额出入不是特别大,算是魔都漂一族的正常开支吧。

02

其实除去住房成本,在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其实和二三四线差不多的。

比方穿衣,基本上全国都是统一价,日常消费全国价格也差不多,服务业是趋向集中的。

对于刚开始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可能扣除住房成本,剩下的钱未必有老家多。不过都是暂时的,总归是越来越好的。

有时候挺羡慕在老家工作的朋友,人家那才叫生活,我特么叫生存。

举两个朋友的例子:

A在某3线城市,证券公司上班,工资+奖金+外快差不多1万。当初房价还没飙的时候,家里给全款买了套,平常和父母住,除了自己掏钱装修,赚到的都是存下的。

B毕业进了老家小县城农商行月入6000+,有房有车,每月月供不到两千,工作早8晚5,老婆孩子热炕头。

像我这种在外面浪的,羡慕的要死。

在老家这种生活确实很享受,大城市压力大,好处是生活消费,出去旅游成本更低,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台苹果X。

两种生活状态并没有好坏之分,看个人追求。

如果觉得想奋斗一下,看看自己的职业和收入的天花板,趁年轻早点去一线城市。

如果你就觉得早九晚六,下班陪陪父母老婆孩子,周末逛逛公园刷刷剧,这样的生活挺好,就不建议来大城市。

仁者见仁,个人选择罢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