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美元体系“失灵”、去中心化、数字(4)
时间:2023-09-29 02: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货币”数字化早已不是新鲜事,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居民在银行的存款都是应用很成熟的数字货币形式。而现在CBDC主要讨论的是将一部分央行对居民部门的负债数字化。这会带来一个直接的问题:在CBDC清算交易中,中央银行该扮演什么角色?有一系列接踵而来的问题:比如,央行是不是要记录居民信息?央行是不是要负责清算CBDC之间的交易?账户模式还是代币模式?(账户模式类似于传统银行业务,在系统中有基于用户身份信息的账户存在,任何操作的授权,只需要核对用户身份信息;代币模式类似于比特币或者现在,只有证明持有就可以授权操作)等等。最近几年,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支付手段突飞猛进,多国央行都开始系统性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各国央行加紧研究CBDC的目的包括(1)提高金融普惠性;(2)降低交易、结算、清算成本;(3)对抗加密货币特别是稳定币的竞争等。 全球首个通用数字货币项目是瑞典央行于2020年2月推出的电子克朗(e-krona)项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项目DC/EP尽管略晚于e-krona,但目前是全球进度最快的数字货币项目。数字人民币是全球进展最快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项目于2014年由前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已于2020年4月启动试点。早期的数字人民币名为“EM0”,即目标是做现金M0的电子替代。其采用与比特币相同的分布式记账网络技术和直连央行的单层构架,与纸钞一样采用面额制,需要找零。后经多次迭代,逐步形成了现有的双层构架的数字人民币。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体系。单层运营是指用户直接在央行开设数字钱包账户的架构,但这可能引发“金融脱媒”,即居民储蓄向央行流失,推升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甚至拖累实体经济。因此,数字人民币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体系,其本质是准备金率为100%的商业银行存款。美联储计划于近期推出其央行数字货币白皮书,预计后续美联储CBDC有望加速推出。这也意味着全球央行在CBDC领域进入竞赛状态。 四、区块链商业生态的2021年:NFT火热,元宇宙开启 进入2021年,多笔NFT作品的大额拍卖成交金额引发了市场的进一步关注,也助推了其交易规模的飞升,2021年3月开始,NFT周均交量逐渐攀升,以游戏类和艺术品为主。据Block统计,2021年NFT全年的交易量超过了13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00倍。 2021年3月,沙盒游戏公司Roblox将元宇宙的概念写进了招股说明书,在物联网、区块链、AI、VR技术的支持下,致力于打造一个交互式3D虚拟空间,所有用户可以在虚拟宇宙中游玩、交流、交友、学习等,此后,英伟达、微软、腾讯、网易等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产业。目前来看,元宇宙的大部分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从内涵出发,元宇宙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元宇宙的沉浸式的体验、去中心化的创造等特征有助于其应用获得快速爆发。该行理解这会对于技术领域产生正反馈作用。元宇宙主要涉及六大技术领域,包括区块链、人机交互、电子游戏、人工智能、网络及运算、物联网等,其中区块链技术对应经济系统。 理论上,元宇宙或将带来一场基数“革命”,涉及:5G甚至6G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和新一代芯片以及VR/AR、触感设备等领域。 风险提示:区块链技术进步速度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