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方块》的商业故事(2)
时间:2023-09-15 15: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俄罗斯方块》是第一批正式出口国外的苏联软件之一。我那时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发行游戏,而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散播《俄罗斯方块》的盗版。经济改革后,我把对外谈判的权力交给了政府部门,为期十年。”帕基特诺夫说。 这个部门就是“ELORG”。ELORG隶属于前苏联外贸部,主要负责计算机软硬件的进出口。那时的苏联计算机产业并不发达,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更是阻碍重重。帕基特诺夫将《俄罗斯方块》的版权交给ELORG,对外授权等商务活动由其全权负责。 收到ELORG的电报后,斯特恩前往莫斯科,签下《俄罗斯方块》的授权协议,但仅限于电脑版本,家用机版本和掌机版本并未包括在内。 而此时,未经授权的家用机版《俄罗斯方块》已在欧美和日本广为流传。1988年11月,一家名为Bullet Proof Software(以下简称“BPS”)的公司发行FC版《俄罗斯方块》,销量逾20万套。 “第一次接触《俄罗斯方块》是在1988年1月,我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它实在太好玩了。”BPS公司的创办者亨克·罗杰斯(Henk Rogers)说。他出生于荷兰,在美国接受教育,二十多岁时迁居日本,成立BPS,为任天堂开发游戏。 FC版《俄罗斯方块》上市后,罗杰斯拿着游戏,找到任天堂美国公司总裁荒川实,告诉对方:这款游戏很适合在掌机上玩,而且受众面肯定比《超级马里奥》广。 当时的任天堂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Game Boy掌机,荒川实接受了罗杰斯的建议,同意将《俄罗斯方块》作为Game Boy的北美首发游戏,捆绑销售。 为了获得授权,1989年2月,罗杰斯收拾好行李,随身带了一台Game Boy的原型机,飞往莫斯科,寻找《俄罗斯方块》的作者。 虽然只是一款小游戏,但谈判过程却体现了双方在商业理念及工作方式上的巨大差异 “有些疯狂。一半是出于幼稚,一半是出于勇气,也是因为肾上腺素在作怪。反正我就是想得到它。”罗杰斯回忆说。那时的苏联,对大多数西方人而言,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度。 1989年2月,罗杰斯持旅游签证进入了这个与西方世界对峙四十多年的共产主义国家。当时,苏联的改革陷入困境,不仅未能扭转颓势,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令经济状况急剧恶化。 抵达莫斯科后,罗杰斯如无头苍蝇般东碰西撞。他不懂俄语,身边的莫斯科人对他爱理不理,他甚至问不到ELORG的电话号码。折腾了几天后,他不得不雇佣当地的一名翻译,才找到ELORG的地址。 当罗杰斯不请自来,大大咧咧地走进ELORG的大门,想找人谈一谈《俄罗斯方块》时,“就像捅了马蜂窝”。一名来自国外的不速之客竟敢擅闯政府部门,这在苏联人看来不可思议。 虽然只是一款小游戏,但谈判过程却体现了双方在商业理念及工作方式上的巨大差异。苏联官员对待国外商人的敌意态度以及低下的办事效率,令罗杰斯有些无所适从。“后来我注意到,他们彼此之间似乎也是这种态度。于是我明白了,那是他们一贯的行事作风,而不是针对我。” 从讨价还价到起草合同,其间充斥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对游戏行业一无所知的苏联官员,甚至开出了数亿美元的天价。 谈判陷入僵局时,帕基特诺夫出现了。罗杰斯回忆,出席那场会议的十个人,有克格勃,有商人,有律师,帕基特诺夫是唯一懂游戏的人,这令他倍感亲切。会议结束后,两人喝酒聊天,成为好友,为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对罗杰斯千里迢迢带来的那台Game Boy原型机,帕基特诺夫并无兴趣,“看上去就是个灰色的盒子,很不起眼。不过也没有其它选择,那就把游戏放在上面吧。”经过十多天的谈判,罗杰斯获得了掌机版《俄罗斯方块》的授权。 成就任天堂Game Boy 《俄罗斯方块》是Game Boy史上最畅销的一款游戏,为任天堂带来了丰厚收入,而身为作者的帕基特诺夫却没能从中拿到一分钱。 罗杰斯在获得了掌机版《俄罗斯方块》的授权两个月后,他又协助任天堂击败了包括雅达利在内的其它竞争对手,从ELORG手中拿到家用机版本的授权,其间的明争暗斗颇为激烈,甚至牵扯到“地位不亚于戈尔巴乔夫”的前苏联高官。 游戏即将上市前,帕基特诺夫应邀前往日本,参观任天堂总部。看见一盒盒卡带整齐地摆放在仓库里,他深受震撼:“以前只是在纸面上谈论数字,当延绵不绝的包装盒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时,我才意识到游戏的影响力有多大。” 1989年7月31日,《俄罗斯方块》捆绑Game Boy掌机在北美市场发售,总销量逾3500万套,成为Game Boy史上最畅销的一款游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