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章丘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大文章”








  

2022年8月13日,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暨静脉产业园签约。
焚烧发电厂监控平台。
2022年3月2日,章丘区委书记马志勇调研焚烧发电厂。
2021年4月18日,章丘区委副书记、区长边祥为调研焚烧厂二期项目工程。
章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二期鸟瞰图
焚烧发电厂。
  ●●在章丘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章丘区环卫管护中心紧紧围绕“环境干净、城市宜居、群众满意”这一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一切工作的核心导向,履职尽责、务实担当、真抓实干,通过深耕城区精细作业、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推垃圾分类等措施,确保城乡环境卫生上台阶、上水平。
核心阅读
  近年来,章丘区环卫管护中心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切入点、对接点,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按照“生态建园、集群强园、产业兴园”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章丘双碳工业园区建设,真正让生活垃圾全处理、能利用、变成宝。
  如今,走进位于高官寨街道和黄河街道交界处的章丘双碳工业园区,厂房高大林立,绿树红花辉映,闻不到任何异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园区内,生活垃圾压缩车来往穿梭,工人们正在将生活垃圾投放到焚烧炉内;与此同时,紧邻的二期工程正在加速施工中,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切入点、对接点,章丘区环卫管护中心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强力推进章丘双碳工业园区建设,真正让生活垃圾全处理、能利用、变成宝。
  突破从垃圾填埋转向焚烧发电
  随着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垃圾分类问题的解决显得更加紧迫,面临的工作也异常艰巨。
  2017年,章丘区总库容量75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15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几近饱和。加之涉及城市规划、自然条件、项目选址等因素,垃圾处理项目规划选址进展缓慢,每天产生量约800余吨的生活垃圾,面临无处处理的困境。
  那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绝对不能在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仍然存在垃圾围城的窘境。”怎样破解垃圾处理难题,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这是章丘区环卫管护中心急需解答的一道难题。于是,筹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应运而生。2017年12月,历经规划选址、项目论
  证、土地审批、公开招标等过程,章丘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采用BOT模式,由深圳绿色动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规划面积139亩,总投资5.7亿元,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项目配置3台机械炉排炉,2台12MW(兆瓦)汽轮机+12MW(兆瓦)发电机,年发电量1.63亿度,年上网电量1.28亿度。烟气处理采用“SNCR炉内脱销+旋转喷雾半干法脱酸+干法石灰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SCR炉外脱销”组合的烟气净化工艺,其焚烧工艺、烟气处理、发电机组、渗滤液处理等全部采用国内科技含量最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和处理工艺。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抢时间、解难题、抓进度。经过16个月的强力建设,2019年4月,项目正式投产运行,结束了章丘区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项目是主体,配套是保障。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章丘区投资约2700余万元,建成总长11.5公里的垃圾运输专用通道;投资约1500余万元,建成总长度16.5公里生产供水管线,为项目顺利开工和良好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提前建成投用,实现了垃圾填埋到焚烧发电的华丽转变,产生的电量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万吨。彻底解决了垃圾填埋造成的异味扰民、水源污染、占用土地等问题,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集约从块状规模奔向产业集群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基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推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垃圾末端处理体系,这是让垃圾“有处去、能处置、可利用”的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双碳”战略的实施及济南“无废城市”创建,章丘区环卫管护中心明确了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核心、打造高品质双碳工业园区的目标定位,走垃圾处理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2020年8月,章丘区总投资15亿元,总占地143亩,设计日处理能力2400吨,集低碳清洁、循环利用、环境治理于一体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双碳工业园)正式签约,特许经营期为30年。该项目紧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厨余垃圾、污泥等协同处理项目,并配套日处理80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包括主厂房、烟囱、污水处理站、综合泵房及冷却塔、清水池等12个子项目。项目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截至9月底,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其中,主厂房结构施工至22米;1号锅炉钢架安装完成99%,受热面吊装完成100%,汽包吊装就位完成,2号锅炉钢架安装完成16%;钢结构完成1-6、10号格构柱的吊装;烟气净化反应塔焊接完成80%,除尘器焊接完成50%。项目计划于2023年6月投产运行。
  双碳工业园建成后,将实现章丘与济南垃圾处理设施的资源共享,对于提升全市垃圾处理能力、降低碳排放、打造“无废城市”、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源,可对周边社区进行暖气供应,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绿色从粗放处理迈向无废利用
  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双碳工业园建设,就是要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利用、绿色低碳等循环经济理念,全面做好飞灰处置、炉渣利用、渗滤液处理、垃圾分类等系统治理工作,着力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变废为宝上下功夫、出实招、见真效,确保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共赢。
  2022年3月,章丘区运用社会资本,总投资1亿元,规划占地面积48亩、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设计年处理量35-50万吨的炉渣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12月底建成投用。建成投产后,项目设计年处理炉渣35-50万吨,年回收废旧金属约7000吨、环保砂料25万吨。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将全部筛分分拣,资源利用。
  此外,投资约3100余万元、建设完成占地面积100亩、总库容44万立方米、服务期限30年的飞灰填埋场项目,完全采用以磷酸盐化合物作为熬合剂、对飞灰进行稳定化的专利技术,消除了重金属重新溶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这一处理方式运行成本低、稳定化效果好,基本无生产废水和工业固废排放,有效保证了飞灰的无害化处理,降低了对土地水源、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配套建设渗滤液处理回收系统,处理后的渗滤液可供冷却塔等使用。渗滤液浓缩液回喷至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渗滤液实现“全利用、零排放、零污染”。
  垃圾分类是垃圾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上下功夫。章丘区环卫管护中心创新推行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建房、定时定点投放、专车分类收运”和农村村居“定时上门收集、集中分类暂存、公交接驳转运”两种分类模式。推进垃圾分类收运设施配套,章丘区已建设完成垃圾分类收集房146座、垃圾分类收集亭1120余个,配备上门收集车辆100余台,分类转运车辆210余台,更换破损老旧分类垃圾桶6300余个,涵盖60余个小区、170个村庄,走出了一条符合章丘实际的垃圾分类新路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水平明显提升。
  当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项目运行安全、平稳有序,二期工程加紧施工,垃圾分类稳步推进、初见成效,一幅生态之城、无废新城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下一步,章丘区环卫管护中心将朝着园区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的目标,注重规划引领,找准发展定位,加快园区建设,加大项目引进,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园区做大做精做强,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阵地、绿色循环基地、清洁能源高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书写新时代精彩篇章。 (本报记者王永通讯员董家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