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6万瓦之后,激光切割机和光纤激光器
时间:2023-05-14 06: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023年3月底,功率高达6万瓦的光纤激光切割机震撼发布,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关注。而在6万瓦发布当天,奔腾激光集团总裁吴让大就明确表示:“激光切割机的功率发展到6万瓦可以告一段落了,因为目前的6万瓦激光切割机已经具备完全取代等离子、火焰切割的能力。再去进一步提高激光功率,对切割效率和切割能力贡献已经不那么明显,反而会进一步增加用户的成本,也会进一步增加能耗。” 此观点一出引发了行业关于高功率激光应用的大讨论:6万瓦到底是噱头大于实际,还是开创厚板加工新时代的神兵利器?6万瓦之后的激光行业又该怎么发展? 6万瓦会是激光切割机功率的天花板吗? 毫无疑问,6万瓦激光显著提升了厚板加工的厚度极限,打破了100mm以上不能稳定量产的“激光禁区”,让钢锭、铁锭等超厚材料加工成为可能,切割范围也已经超过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等,具备了完全替代等离子、火焰、锯床等传统厚板加工工艺的实力。6万瓦对厚板加工领域的技术革新有着重大意义。 而在10-30mm的中厚板加工领域,6万瓦则重新定义了激光切割的效率——过去20mm、30mm碳钢都属于比较难加工的厚板,但现在6万瓦切割20mm碳钢板能够轻松达到11m/min,切割30mm碳钢板速度可以达到5m/min,速度远远超过等离子、火焰等切割方式,较过去的20kW、30kW激光切割也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因此6万瓦激光能够大幅降低这一功率段用户的人工成本、维护成本,对中厚板领域的提质增效也有着重要意义。 可以说,6万瓦激光切割机是在国家提倡的“双碳”经济背景下,吹响的全面替代高污染、低效率加工工艺的号角。如果未来陆续出现8万瓦、10万瓦激光切割机,又会给激光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不可否认的是,功率提升带来了加工效率和加工厚度的提升,足够高的功率是替代高污染、低效率工艺的基础;但如果一味追求更高功率,则将只剩下激光加工的内部竞争——在减碳的主旋律下逆势增碳(提升功率,增加能耗),确实能让中厚板切得更快,30mm碳钢达到10m/min不是梦——这种内卷式的效率提升为产业链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或许还比不上在追求更高功率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6万瓦就是激光应用功率的上限。在核工业应用领域,包括激光远程切割、高功率厚板焊接、激光清洗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对更高激光功率的需求。但在金属加工的落料环节而言,更高的功率或许对行业发展无甚裨益。 激光切割设备的未来——不在堆功率而在智能化 如果针对钣金切割的功率天花板已现,那么激光切割行业的未来又该去向何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国内外激光巨头都是如何布局的。 相比国内企业热衷的功率竞赛,国外企业从最开始就没有选择跟进。某种层面来说,这当然是国内技术进步、摆脱国外卡脖子的缩影之一,但在国内不断追求更高功率的时候,通快、百超等国际激光巨头则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激光设备的智能化,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全套解决方案。 2018年,通快成立了Smart Factory Solution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团队。该团队由30多位具有不同领域经验的专家组成,为有个性化需求的多行业客户定制专属智能升级解决方案,解决常规无法解决的难题。目前,通快智能工厂在中国的用户既包括科林电气、特变电工、双杰电气等龙头企业,也有江苏云企智造这类的电气行业钣金加工初创工厂(从0开始直接建造黑灯工厂),还有宁波辰煜机械这类一步步完成数智化转型的钣金加工企业。 瑞士百超集团也一直在坚定地朝着数字化方向推进。几年前,百超集团的母公司便开始陆续剥离其他非百超业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收购与钣金自动化相关的企业,并在中国成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软件事业部,并将逐步把整个钣金加工软件体系转移到中国。2022年,在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百超在中国市场业绩有所下降,但其自动化公司的业绩却呈爆炸式增长。游松博士称:“百超致力于从设备提供商转化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大变革,也希望给同行和行业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