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访玫瑰花上的数字力量
时间:2023-05-13 03: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通信产业网 讯】(记者 王改静)玫瑰,浪漫的代名词。在中国最大的药食同源玫瑰种植基地济南平阴县,每一朵玫瑰花的背后都有数字化力量的加持。 玫瑰作为平阴县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6万余亩,占全国的28.6%。2021年1月,平阴携手浪潮云洲建设平阴玫瑰产业大数据中心,使得平阴玫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至此平阴玫瑰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也推动平阴玫瑰向“数字玫瑰”转变。 小小“玫瑰卡”带来的变化 早上七点在花田采摘了两三个小时的赵师傅满脸笑容开着三轮车来到收花点。他表示,收购员扫一下我的“玫瑰卡”,“一扫一称”整个收花过程就完成了,最快24小时钱就直接打到银行账户里,非常方便,也不用排长队,这在以前都没办法想象。 记者现场了解到,现场收购员扫一下“玫瑰卡”就会自动生成赵师傅这趟卖花的时间、品类、收购单价和总价等信息,完全替代了以前的纸质三联单,快速便捷实现对玫瑰花蕾、花冠、大花的分类收购、统计和结算,尤其是采收结算周期从原来的40天缩短至1天。同时,赵师傅的卖花信息也会立即传输到远在20公里外的产业大数据中心平台上。 “玫瑰卡”功能不止于此。依托浪潮云洲开发的数字化采收系统,“玫瑰卡”里面除了包含花农的基本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外,还包括玫瑰种植信息,浪潮云洲通过物联网收集平阴3万多亩15处玫瑰种植核心产区的农业四情数据,通过对比高产种植模型和气象数据,指导农户精细化种植和科学采收,提高鲜花的品质和产量,实现收花价格的提高。与此同时,收花企业通过“玫瑰卡”可以将收购的数据上传至企业生产系统中,实现了一产、二产数据互通和精准排产。 记者现场还了解到,当地农商行向花农开放“玫瑰贷”,基于“玫瑰卡”上花农卖花和企业收花等可信数据流建立贷款模型,向花农开通贷款通道,花农可以快速获得贷款,拉动平阴玫瑰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截至2022年,服务全县农户和企业5万多笔玫瑰鲜花交易,支撑银行预授信1.8亿元、发放贷款1.2亿元。 玫瑰花的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目前,平阴县玫瑰初深加工销售企业共有44家,产品130类,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0亿元。年产玫瑰鲜花(蕾)2万余吨,平阴玫瑰品牌价值达30.28亿元。 2021年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作为中国传统玫瑰代表的平阴玫瑰,在推动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品牌建设等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 为此,平阴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携手浪潮云洲,建设平阴玫瑰产业大数据中心平台,构建玫瑰产业数据服务体系,强化玫瑰产业数据使用能力,打造平阴玫瑰产业智慧大脑,促进平阴玫瑰产业升级。 起初,平阴玫瑰一产(种植、采收)、二产(烘干、深加工)、三产(销售)各个环节存在脱节,数据鸿沟导致各个环节信息无法互通有无,掣肘了平阴玫瑰整个产业的协同升级。 “通过浪潮云洲的数字化手段,使得平阴玫瑰产业各个环节有效连接,实现了一产、二产、三产数据的信息流动,更使得政府可以更直观看到产业整体的现状,辅助进行产业规划、制定决策。”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首席技术官、副总经理商广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我们针对平阴玫瑰薄弱点对整个产业基础进行了升级,后续将重点围绕平阴玫瑰供应链方面,如金融、订单整合等服务,进一步带动整个平阴玫瑰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商广勇认为,在农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工业互联网是以二产为核心,向两端去延伸,最终带来的是整个产业供应链链条的协同和发展。 在山东华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一条条井然有序的数字化深加工产线有序运行。从花农那边收购的玫瑰花,第一时间就会送到玫瑰加工第一个环节“烘干”,浪潮云洲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华玫生物建立玫瑰花烘干机理模型,在上料机进行了振动筛工艺标准化处理,一旦工人上料超过设定厚度,光电传感器就会触发三色灯报警,提醒工人停止上料,并同步调整上料机传送带震动频率,保障了玫瑰烘干质量,相较于以前人工上料摆盘,烘干质量大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