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文笔峰、文明塔,那些“长知识”的温州文化标

“巽吉山头文笔峰”。温州城区九山之一的巽山之巅,早在宋代就建有一座巽山塔,是古城东南的标志性景观。巽山塔又被叫做“文笔峰”,你可知道此处的“文笔”隐含什么寓意?

△上世纪30年代的巽吉山头

千年古县平阳县城郊外,矗立着一座七层“文明塔”,古塔始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是平阳崇文重学之风的重要象征。你可知道古塔为何以“文明”命名?  其实,文笔、文明,背后都包含着温州这座重视读书的城市,古人重视文风的一段历史。

巽吉山头“文笔峰”

“巽吉山头塔影尖,疏林斜挂月纤纤。”清代郭钟岳《东瓯百咏》中,对温州九山之一的巽吉山的景观如此吟咏。

△从华盖山到巽山,可见远处“巽吉山头塔影尖”景观

温州又称九山斗城,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是中国古代堪舆学运用的典范。相传东晋太宁元年(323)温州建郡城时,著名学者郭璞正在温州。郭璞见周围群山错立,恰似北斗星座:松台山、海坛山、西郭山、积谷山像斗魁,华盖山像斗口,黄土山、巽吉山、仁王山、灵官山则如斗柄。

巽吉山又名巽山,按八卦方位地处巽位,取义吉祥,故名巽吉山。古人认为此山既能为温州城带来财富,又能“昌科举求贤风”。

△温州光明火柴厂的巽山塔贴画(火花)

而对温州百姓来说,从南边城外往城内看,巽吉山头,塔影尖尖的巽山塔,才是这座古城的标志性景观。巽山塔与江心双塔、松台山净光塔、妙果寺千佛塔,是温州城区四大古塔。

△从积谷山俯瞰温州南门外,远处的锥形巽山和山顶的文笔峰清晰可见

巽山塔又名雁塔、文笔峰,始建于宋代,明万历三年(1575)重建,是一座六边七层砖塔。塔下建有魁星阁,又称文昌阁。明王诤《巽吉山建塔记》载:“巽吉山在城南三里所,则两校之应案也。山巅旧有塔,堪舆家所谓文笔峰也。尔时民安物阜,而科第每得高等”。据记载,温州历史上产生了7位文状元,仅南宋就出了1191位进士,位列浙江第一,全国第二,世称“温多士,为东南最”,巽山古塔见证了这段辉煌的历史。

△上世纪30年代的巽山塔

古时堪舆家认为,巽山居东南方位,主文运,宜建文笔峰。而巽山山形恰如圆锥,也与古人将圆锥形的山视作“文笔峰”的观念一致。清代周衣德《永嘉杂诗》中,有“巽吉山头文笔峰,巽吉山下倒青松”之句。

“文笔”一词,现代人往往理解为文才、文辞等,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文章用词造句的风格和技巧”。其实古人理解的文笔还有文运之意,认为在山上立文笔、或平修高塔,皆为文笔,有助于发扬文风,获取功名。

温州瑞安、平阳、乐清、永嘉等古县,都有文笔峰的记载。如瑞安城区白云山,“在县治东南,属苍龙角。旧亦有白鹿衔花之瑞。……宋大观间,吕令勤于其顶造浮屠,是为文峰。”乐清“文笔峰,在县治东偏,形耸如笔。宋绍兴中,祥云见其上,识者以为有文魁之应。次年王十朋果廷对第一。”平阳县城南面也有“文笔峰”。永嘉楠溪江一带,古人喜欢将村子东南方有圆锥形山峰作为选择村址的重要标准,称其为“文笔峰”或“卓笔峰”。如果有整齐的一排三个或五个这样的山峰,则叫做“笔架山”,认为能主文运。岩头、蓬溪、豫章、埭头等村都有文笔峰,苍坡村有笔架山。

文采光明“文明塔”

在温州平阳县城南面的龙山上,矗立着一座“文明塔”,当地人俗称其为 “平塔”。古塔建于清光绪年间,2005年被公布为浙江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塔顶长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榕树,远远望去颇为壮观。

△平阳文明塔

塔为何以“文明”命名?此处的文明隐含着什么寓意?这背后包含着一段祈望振兴文风的历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