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新能源汽车充电,“续航”不再焦虑还要多久?

编者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正加速带动多产业联动发展,但也存在较多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全面“超车”要多久?解决续航问题要多久?是否可以完全替代燃油车?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三问新能源汽车”系列访谈,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洞察剖析,欢迎关注。

每到假期,新能源汽车补能充电就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今年“五一”假期,车流量相较往年猛增,充电桩更是一桩难求。“充电焦虑”从何而来?不同场景下的“焦虑”如何解?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进行了采访。

工人在沪宁高速黄栗墅服务区检查充电设施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充电焦虑”从何而来?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节假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前开展充电需求预判、提前开展充电设施安全检查、加强节假日充电引导等多个方面。

充电离不开充电桩。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我国车桩比为2.5∶1。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目前处在全球较高梯队。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看来,充电桩是否够用还不能单看车桩比。因为基础设施存在规模效应,在不同保有量下,相同的车桩比对新能源汽车的承载力实际上是不同的。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和补能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矛盾:例如公共充电桩和快充的增速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整体的增速,不能满足当前的充电补能需求;居民小区的电力扩容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工作日充电的高峰,特别是快充的充电高峰与用电高峰重叠,夏季可能会增加用电和调峰的压力。

充电桩运维不到位也成为“焦虑”的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发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者经常遇到充电桩损坏或故障的情况。“充电车位被占”“充电设施损坏”“接口标准不统一”等等成为了车主们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与充电桩相比,新能源电池储能技术攻克是解题的关键。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常见的普通快充设备充电时间要40分钟左右,而慢充则要8小时左右,与传统燃油车只需5分钟即可加油完毕的体验相差甚远。“充电效率不高、北方地区续航里程容易受到气温等因素影响是新能源发展长期面临的技术难题。”王青说。

当前快充领域800伏高压平台受到行业关注。它能够代表电动车的未来吗?记者梳理发现,国内正在加大对高压快充的应用步伐。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小鹏汽车、蔚来、理想汽车等车企相继投入研发。

王青表示,高电压平台架构能够提高功率、缩减充电时间。这也是我国新能源车未来努力的方向,并正在成为全球新赛道竞争的关键焦点。

为何高速公路、小区成为老大难?

近年来,节假日里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难的相关话题频频冲上热搜。百度地图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第一天,4月29日零点刚过10分钟,就有高速服务区出现了充电需要排队的情况。“不敢开空调放音乐”“十几台车等四个充电桩”等等的吐槽也出现在新能源车主们的口中。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2年7月,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的充电桩还不到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的1%,其缺口尤为明显。

与公共汽车、出租车等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充足的保障相比,私家车充电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中长距离高速公路通勤问题较多,这也成为车主吐槽的最大槽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告诉记者,因为不少服务区有着高额土地租金和进场费、位置偏远、维护成本高、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特点,社会运营商投资意愿不足,因此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的主体主要是国网、南网、地方国资的企业。但仅靠国企投入,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加强政策引导,统筹协调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各类社会主体的充电基础设施资源,推动地方政府提高对高速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力度,才能提高相关企业的积极性。”王耀建议道。

“物业不让在小区内安装私人充电桩,仅有的几个充电桩下班回来就已经被占了……”遇到这样情况的车主,也不在少数。

王青认为,老旧小区居住密度高,电网负荷脆弱,再加上在建造时无法预见到当前的需要,没有专门铺设线路,若多个充电桩同时充电,则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但电路改造成本之大、物业积极性低、责任风险难以明确,容易让改造面临多重顾虑甚至阻力。可通过补贴、政策和标准优化,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和利益分享,促进老旧小区增加私人充电桩,或在小区道路周边等增设公用充电桩,方便居民在小区外的公共充电桩进行充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