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俄罗斯的软实力与国家复兴(2)国际理论大视野(2)

而俄罗斯负责发展软实力的机构,如俄罗斯世界基金会、国际合作署、公共外交基金会、国际形象委员会等,都是隶属于外交部或与外交部关系密切的组织,即使是“瓦尔代国际俱乐部”、“雅罗斯拉夫国际安全论坛”、“民主与合作研究所”这些号称独立、公正的专业交流平台,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影响力辐射范围也受到限制。约瑟夫·奈非常不认可俄罗斯的做法:“中国和俄罗斯都错误地认为政府是创造软实力的主要工具。在当今的世界,信息并不匮乏,所缺少的是关注,而关注则取决于可信度。政府宣传的可信度是极低的。”[8]

2.俄罗斯政府的执政能力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约瑟夫·奈把政治治理视为软实力的来源之一,而政府执政能力只是软实力的一种“潜在”来源[9]。他的依据是,在美国,许多软实力资源独立于政府,政治并不是影响美国软实力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与此不同,俄罗斯是一个偏重于使用政治资源来塑造国家形象的国家,政治治理是该国软实力的核心,可以说,没有政治治理能力,俄罗斯其他资源性的实力都不能发挥作用。苏联解体后的近10年间,俄罗斯政府的权力受到各种制约,导致出现政府更迭、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各种危险情况,国家软实力无从谈起。普京上台后,政府执政能力显著加强,国家形象也因此改观。

当俄罗斯政府执政能力强的时候,其社会发展水平相应也比较高,国民对政府的向心力、凝聚力强,这意味着政府的软实力较强。反之,政府的执政能力弱,软实力水平也随之下降。但是,西方对这种“强政府”充满戒心,对普京加强国家执政能力的模式也感到不安,认为俄罗斯出现了民主倒退。俄政府的强势特征在获得国内舆论支持的同时,加剧了与西方之间的紧张气氛,形成了“俄罗斯威胁”的国际形象。这也是俄罗斯软实力战略的悖论之一:如果没有强大的政府执政能力,国家将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吸引力;而政府的治理能力强,又会被西方视为帝国野心的复活。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俄罗斯进行软实力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