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硬件TOP10之最短命产品
时间:2023-05-07 23: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昙花,仙人掌科,常绿无叶。花白色艳美,多于晚间开放且时间极短。故佛法有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后人即以此喻意人或事物短暂而美好,谓之昙花一现。转瞬微机发展数十载,众多才俊或一鸣惊人,或盛极而衰,但终落得碾作尘土。你我拾撷其绮丽瞬间,共同走进本期硬件TOP10——十大昙花一现。 TOP10:KYROⅡ 总感觉KYRO这个名字十分的神秘,一如当初的Voodoo。当年就是这款KYROⅡ竟然能够在没有硬件T&L引擎的支持下却有着超过Geforce2 Ti的执行效率,其独特的瓦片渲染机制功不可没。在KYROⅡ诞生之前,nVidia一家独大,Geforce2 MX和TNT2 M64几乎统治了所有低端用户的机箱。KYROⅡ完全可以凭借着自身优异的画质,不逊于Geforce2 MX的速度,极低的功耗和迎合了相当一部分追求另类感觉的DIYer的心理而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是意法半导体却选择了大力神这样一个贵族的象征来承载这枚相当优异的核心。结果可想而知,售价高达千元的KYROⅡ根本不敌Geforce一浪接一浪的疯狂降价,最终,昂贵的价格压垮了KYROⅡ,也压垮了意法半导体,出色的瓦片渲染机制就这样消失了。前日,在二手市场一隅偶见几片当年的KYROⅡ,价格终于落下,只要170元。价是降了,但是,KYRO早已不在了, TOP9:Power Macintosh G4 Cube 也许苹果到现在也是弄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是那么喜欢Power Mac G4而不是它的升级产品G4 Cube。苹果为此作出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苹果副总裁Phillip Schiller所说:“大多数苹果用户决定购买Power Macintosh G4而不是Cube”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宣判了G4 Cube的死刑。在我们看来,苹果的每一件产品似乎都是灵感四溢的艺术结晶,当然这也包括Power Mac G4 Cube。这个看起来像极了小冰箱或洗衣机的电脑在刚刚问世的时候是获得了那么多的赞誉。但是赞誉归赞誉,赞誉之后人们依然选择的是PowerMac G4而不是Cube。市场就是这么奇怪,即使再优秀的东西,如果没有博得大众的欢心也只能孤芳自赏,但是有时候即使博得了大众的欢心却也让大众敬而远之。Power Macintosh G4 Cube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消失了。 TOP8:K6Ⅲ: PⅢ初问世的时候是AMD最黑暗的日子。Intel上有铜矿,下有赛扬,而全线产品均拥有不俗的超频能力无疑又给本已近乎无力反抗的AMD捅上了重重的一刀,AMD急需一款产品来填充这一空缺,而此时的K7尚不知身在何方。就这样,K6Ⅲ被AMD大操大办的撵上了台。众多的媒体也一哄而上,纷纷将之与PⅢ相比,认为这就是AMD对抗Intel的有力武器。评测自然是公平的,K6Ⅲ自身的实力与所扮演的角色自然决定了其短暂的生命。不久,AMD推出了K7(Athlon),从而掀起了著名的Ghz大战。而K6Ⅲ,从那时候起,再也没有听过任何关于它的消息。 TOP7:Slot A 当年Intel为了摆脱众多对手的纠缠而使用了独特的Slot 1架构。当年AMD为了对抗Intel而推出了K7,使用的就是与之相似的Slot A。Intel明白使用Slot 1的高昂成本转而使用了廉价的SCOKET 370架构。AMD同样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也转而使用了Scoket 462架构。Intel的Slot 1虽成本昂贵但是却赚的钵满盆满。而Slot A初一问世即遭否定,垫背的却是VIA的KX133芯片组。担负着为K7突击抢滩的KX133虽有能力不俗的K7的耀眼光环为其掩护,但是自身极差的兼容性和低下的性能终究逃不过人们的眼睛。很快,K7成为一代经典,KX133则为其殉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