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互联蓝云技术运维总经理 汤涛: 混合云架构(4)
时间:2018-05-07 14:0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我们混合云模型下我们机房有可能分散在全国各地,或者同一个城市不同的机房,这时候我们要考量我们怎么样适当的去做解耦。把耦合程度高的给解开,解耦方法有很多,这是一个系统开发层面的范畴。 其次,基于云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比如说云里面有很重要的几点,比如说我们的弹性,我们怎么样用好弹性?用好弹性一定要打模板,一定要用到我们全局负载,一定要用到我们的软负载,一定要用到我们云上共享,否则我们没有办法实现高度弹性,这些我们要考量。 其次,我们流程和数据的驱动设计。再次就是约束,网络延迟,数据的本地化,离得越近越好,性能安全,以及应用和服务的整合,以及我们应用配置和云化的一些需求。这是我们基于混合云应用开发方面我们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混合云的应用模式,比如说集成的数据存储、全局化的数据同步、怎么样组合的应用程序,基于云的消息模式来去实现。比如说IOT领域、物联网领域用得最多的就是消息模式,我通过部署在云上的一个消息模式,我随时有IOT接起来就可以用。 我们再来看基于混合云的运维,这是我们公有云,我们云服务商领域里面我们有我们OSS、BSS。这两个不同的架构,支撑我们整个公有云的云服务体系。对于我们云的用户来讲我们有自己IT环境,有自己解决方案的运维,我们有自己的IT部门,我们怎么把这两块更好结合起来,无论对于公有云、私有云都是需要考虑的。这里面由于每一块都比较细致,时间关系我们不一一讨论了,大家知道这么一个大的范畴就好了。这里头可能有一些字比较小,大家回头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最近上上个月信息安全杂志上有我一篇文章就是专门讲这个图的。 这是最后一个话题,就是从运维管理的角度,混合云的运维管理有三种模型。第一种是我们自有机房,云服务。我们说公有云、私有云都有自己服务管理环境有自己负载管理。在自有机房和云服务也有我们服务管理和负载管理。业务模型我们搭建的时候可以搭建一个自定义的整合服务管理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在私有云环境下面,通过调用公有云的接口来去实现统一的管理,统一管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模型。 第二种我们完全不去用公有云的门户了,我们直接在私有云的管理模型环境下调公有云工作负载的一些接口,整合到我们私有云环境下面就好。 第三种完全自定制,我们构成双向管理环境,这个管理环境是跨边界了。不同服务商提供基于不同模型运维管理的工具和平台。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给大家汇报这么多,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