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世纪互联蓝云技术运维总经理 汤涛: 混合云架构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在这个舞台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混合云方面的一些心得。正式的讨论之前,请允许我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大概介绍一下世纪互联和我们上海蓝云。在座可能很多专家不一定了解。

世纪互联1999年在北京成立,2011年纳斯达克上市,2012年跟微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负责运营微软在中国公有云业务,就是Azure和office365。互联网比较有名的品牌公司都是世纪互联的用户。对于上海蓝云来说我们在跟微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在上海成立一个世纪互联全资的子公司,由全资子公司上海蓝云负责运营微软Azure和office365所有的业务,我们今天微软公有云在中国任何用户用实际上都是通过我们上海蓝云,也就是技术支持、运维服务、以及销售、以及合同等。

接下来步入我们的正题,今天整个IT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有云的引入,由于有大数据,由于有物联网等等。所有这一切最终目的是什么?为的是实现我们IT价值,为的是为我们业务服务。既然为我们业务服务,本质上来讲云也好、大数据也好、物联网也好都是基于不同IT交互模型的变化。这个IT交互模型的变化体现在哪些地方?首先在我们传统IT领域,我们交互模型相对比较简单,我们直接自己来采购硬件网络,往上面做软件,通过我们合作伙伴把我们系统搭建起来。随后大家发现这种模型实际上往往比较费劲,因为我们作为用户来讲我不可能从网络,从数据中心到硬件到软件我都很熟,这样一种状况下我们往往请很多第三方合作伙伴帮助我们。逐渐随着业务不断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厂商在这里面发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我们系统先预装进去,用户需要的话,直接把我们预装好的交付给用户,在云之前我们整个IT工业界有大量的预装系统和应用。这种极大降低了用户的部署成本,用户的构建成本。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做重复的劳动,我们能不能把我们整个IT基础设施当成一个服务,这是十来年前我们说整个IT工业界开始走向一个临界的转折点,整个IT工业界的变化是以IT交付模型的变化在引领我们,转变整个IT业发展的思路。

正是由于这种转变就引发了我们另外一个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作为云服务来讲,我们边界开始变得更加模糊,这种模糊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个,从运维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拿传统IT windows为例,我们通常把我们操作系统装在一台硬件服务器上,有专家要表示有不同的看法,操作系统直接搭建在我们硬件上,统过两个操作系统通过心跳线实现,这是单服务器的运维。云环境下面,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实际上都变换着我们面向的运维,不是单服务器的运维,而是综合了整个风、火、水、电,到网络、机架、电源、云操作系统、虚机、虚拟化、云PaaS层面所有这一切,我们相当于把整个数据中心变成巨大的单台服务器,在这个巨大的单台服务器上我们部署了云的操作系统。云的操作系统同样像单台服务器一样我们有windowscontroller。这对我们整个运维环境和运维体系构成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对我们整个运维团队技术的能力有相当的要求。所以这是从运维体系方面的变迁。

我们云作为一个基础设施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我们的业务,为的是支撑我们企业的业务,支撑我们客户的业务。云基础之上有解决方案,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和解决方案,同样需要有方案。我们把底层、硬件、网络、电、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整合在一起,通通叫IT部门负责。随着云的引入,这一切切分开来了,通常我们现在企业IT如果用公有云的话,变成我们企业IT往往负责解决方案这一块。而云服务商就负责底层风、火、水、电系统等。这时候相当于我们云运维上又做了切分,一半是云服务商负责,私有云自有机房,另外一半私有云是我们IT部门负责,有很多不同的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同样因为它是跨企业的边界就会带来一定的复杂度,这就是今天为什么我们云服务商都有大量技术支持服务,云支持服务的原因,因为我们有一部分底层的运维,有我们传统企业内部的运维团队,迁移到云服务商范畴之内。

再来看看从云模型本身,云模型本身业内分得比较清晰,我们有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传统IT的模式。实际上我们在当今的IT复杂的范畴之内,我们往往很难说我们就用单个公有云,我们用单个私有云。基于不同的云模型,我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差异,我们怎么样选择?以及我们这些选择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优势?有什么样的不足?这边我们给大家总结一些基于传统IT、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的差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