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北站创建全路安全标准化站段侧记(2)
时间:2018-12-19 04: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创新研制出《安全生产热点信息交互平台》,将大数据运用于铁路安全生产工作中,形成运输生产、设备状况监控、安全管理卡控、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风险预判能力一体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安全绩效累计、撞线预警评估,强制整改等措施,将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的重点放到超前预警和实时监控上,使安全管理的重心前移,实现科学的风险研判和实时的安全管理。 突出精确把控,确保施工安全无误 为充分释放襄北双向系统能力,打通郜营口以及入川方向通道,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车站实施了扩能改造工程。在为期100多天的施工过程中,工期紧,施工频次高,大部分在既有线展开,对正常运输生产带来极大干扰,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每次施工前,该站领导亲自上手研究施工方案,组织业务科室和车间负责人全程参加施工协调会和点前会,梳理、研判、分析设备变化和安全风险点;车间再组织当班班组长、作业人员进行集中讨论,广泛征求现场职工意见,将安全风险点找准想全。车站成立行车施工专家小组,针对每个风险点制定卡控措施和卡控清单。专家小组成员拿着卡控清单奔赴施工现场负责盯控。同时,作业人员手中都有“量身定做”的施工指导图、作业流程图和运统46登消记样式,施工的作业范围、影响区域、卡控重点一目了然。施工结束后,盯控干部和施工负责人共同确认现场设备、进路,把住列车放行关。同时,针对现场作业走行环境差的问题,采取新开通股道作为机车走行线使用等措施,防控因此而带来的劳动安全隐患。 面对施工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该站以缩小影响、分散影响、合并影响、化解影响4个原则保证施工期间的运输畅通。一方面车站根据施工特点,提出第一班办理车过万辆,开车110列以上,下行解编50列以上,郜营口下行接车33列以上的工作目标。未完成生产任务,班后组织交班分析并落实责任,层层传递生产压力。另一方面优化运输组织方案。站改施工与线上集中修同步进行,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并推行站场信息透明共享模式,对设备“天窗修”、施工以及列车运行、设备故障实行合署办公,随时处置生产中突发问题。 突出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该站党委以党支部为单位,对所辖党员逐一进行面对面专题谈话,谈对控制党员“两违”与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谈党员思想、工作和努力方向。每名党员都写出遵章守纪、降低“两违”、杜绝责任严违的安全作业承诺书,承诺内容涵盖本职岗位的鲜明特点、量化指标、兑现的具体措施以及违反承诺后承担的责任。根据季节特点,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开展“学技练功”,围绕标准化作业和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内容,坚持“四个一”,即:每班学一题、每周实操演练一次、每月综合考试一场、每半年举行一次大型技能大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进一步激发党员学技练功热情。并积极邀请安全科、技术科等职能科室,对易发生违章的行为进行了全员专题培训,结合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征集、技术攻关活动。 与此同时,该站党委坚持做到党员班前点名预想制、班中现场巡查制、班后交流总结制,做好教育、预防和管理,将安全卡控措施落到实处,使党员责任区形成了“自控、互控、他控”的三道安全防线。在现场检查中,党员干部对易发生安全信息的责任区域和易发生“两违”的关键岗位,带着发现问题的“显微镜”,对安全信息不论大小,类别、性质,一抓到底,做到安全问题“小违章不过班,一般违章不过天”,提高党员个人的保安全能力,增强班组的群体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心。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襄阳北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