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我黨隱蔽戰線的重要奠基人
时间:2022-11-13 22: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插件 点击:次
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隱蔽戰線的斗爭即拉開了序幕!一批共產黨人隱姓埋名,深入敵人內部,與敵展開了既驚心動魄又寂靜無聲的斗爭,為革命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事跡永遠值得後人銘記。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之際,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習時報推出《隱蔽戰線英雄譜》專題策劃,陸續介紹隱蔽戰線的英雄和他們的事跡。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陳賡受命參加中央特科並擔任情報科長。在白色恐怖籠罩下的國統區,在諜海密戰波詭雲譎的上海灘,陳賡懷著對黨的赤膽忠心,深入龍潭虎穴,歷經生死劫難,在隱蔽戰線屢建奇功,忠實履行了保衛黨組織特別是中央機關安全的神聖使命,彰顯了一名共產黨人忠誠無畏、大智大勇的英雄本色。這段隱蔽斗爭的傳奇經歷,為陳賡大將波瀾壯闊、輝煌精彩的非凡人生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人脈關系深廣的“王庸先生” 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後,中共中央機關從武漢遷回上海。目睹了敵人的猖狂屠殺,以及叛徒內奸對黨的事業造成重大危害的周恩來,深感必須建立嚴密高效的情報保衛工作,才能保障黨中央在上海的生存安全。為此,他建議黨中央建立專業情報保衛機構,中央特科由此誕生。 中央特科由周恩來直接領導,主要任務是︰保證黨中央領導機關的安全,收集掌握情報,鎮壓叛徒,營救被捕同志,建立秘密電台。中央特科陸續設立總務、情報、行動、交通四科。其中,情報科負責收集情報、掌握敵情,重點是獲取報警性情報,料敵于先,防患未然。這對于保證黨中央的安全至關重要。1928年4月,周恩來反復思考衡量後,找到正在上海治療腿傷的陳賡,委以重任。于是,尚未痊愈的陳賡化名“王庸”,擔任了中央特科首任情報科長,並成為隱蔽戰線的奠基者和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陳賡當時年僅25歲,是黨內屈指可數的情報保衛人才。1925年,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遇刺犧牲。剛從黃埔軍校畢業的陳賡協助周恩來排查現場、搜捕凶手,為案件偵破提供了翔實材料。1926年9月,黨中央派遣陳賡到蘇聯專門學習政治保衛工作。陳賡成績優異,練就了一手好槍法。南昌起義時,陳賡在總指揮部負責政治保衛。他的忠誠可靠、機智勇敢,給周恩來留下深刻印象。保衛黨中央,組建中央特科,少不了陳賡這樣受過專業培訓、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擔當大任。周恩來把極為重要而特殊的情報戰線工作托付給陳賡,可謂知人善任。 陳賡臨危受命,隱蔽身份,在華洋雜處、五方輻輳的上海灘,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種勢力之間。他憑借著超群智慧和靈活機變,結交三教九流的“朋友”,並設法與他們混熟。很快,豪爽風趣、世情練達的“王庸先生”名聲鵲起,各方人士都親切地叫他“王先生”或“老王”。這給他的情報工作帶來很大便利。在與各色人物言談交往的過程中,陳賡獲取到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初步打開了局面。 根據秘密工作的要求,陳賡經常變換住址、喬裝改扮。他根據身份變換形象,穿什麼像什麼,穿工裝像工人,著西服像“小開”,長袍馬褂、禮帽緞鞋在身又酷似商人。同時,陳賡極富表演天賦,精通多種方言,流利的上海話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敵人對他沒有絲毫懷疑,而且認定他是自己人。租界巡捕房政治部的洋探長蘭普遜一次與“王先生”聚餐,拜托他協助抓捕一直在上海活動的陳賡,“王庸”一口應允。敵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神出鬼沒、威震敵膽的陳賡,就在他們的眼前,還上演了一出“讓陳賡抓陳賡”的鬧劇。 “打進去”與“拉出來” 陳賡知道,僅靠與各界人士廣泛結交打探消息,並不能徹底掌握敵人動向。黨中央要在上海站穩腳跟,必須建立嚴密的情報網絡系統,獲取敵人的核心機密,做到知己知彼、掌握主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很快,周恩來、陳賡為情報戰線制定了“打進去、拉出來”的六字方針。“打進去”,就是打入敵人內部,獲取核心機密;“拉出來”,就是將國民黨特務機關以及租界巡捕房里能夠利用的人士爭取過來,為我所用。在陳賡的領導下,情報科“打進去”和“拉出來”雙管齊下,使中央特科的情報工作得到很大發展。 1927年12月31日,黨中央發出《中央通報第二十五號》,規定︰“經過黨部決議,得派遣一二個極忠實的同志到國民黨部以及某種反動機關做偵探和破壞工作。”陳賡立刻落實中央指示,選派忠誠勇敢的黨員打進敵人內部,獲取敵人的核心機密。1929年,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中央特科派遣李克農、錢壯飛、胡底組成情報小組,打入國民黨中統特務機關。他們的組織關系也由地方支部轉到陳賡手上。“龍潭三杰”猶如插入敵人心髒的一把尖刀,在情報戰線演繹了驚心動魄的傳奇人生,為保衛黨中央作出了特殊重要貢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