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限行昨日结束,网友纷纷倡议:绿色出行我
时间:2018-12-05 20:3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文/本报记者 李秀娟 图/本报记者 张文庭 限行期间,市区道路通畅了很多。 限行期间,免费乘坐公交。 11月30日12时起,市区部分区域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昨日12时起,限行解除。 我市首次限行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环保意识不能松懈,绿色出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首次限行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11月29日晋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知,11月30日12时00分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同时,于11月30日12时起对市区部分区域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 这条消息在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出后,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网友纷纷对此点赞:改善空气质量,每个人都有责任,在保障生活秩序的前提下,提倡市民绿色出行。 网友@厚德载物:为了我们的家园少一些污染,我们应支持限行方案,低碳绿色出行,点赞。 网友@尹先翠:为了晋城的天更蓝,我们支持污染天里限行! 网友@刘腊根:还是有必要在重污染天限行,毕竟排放尾气少了一些。 网友@喵小姐:支持限行,环境恶化最后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网友@清逸:为了大家能呼吸好的空气,看天限行机动车是正确的! 网友@温暖:早应该看天限行,晋城街头车辆太多,尾气排放污染空气。 网友@郑雷雄:期待限行以后主城区空气能有所改善。 网友@源来爱你:限的好,限的及时,限得晋城天空蓝,2019年开始努力吧,坚持不懈。 网友@白云:很好,空气好了许多,交通不怎么堵了。 网友@国伟:支持限行,这是关乎我们全体市民的事儿,应该让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网友@幸福狐狸:支持看天限行规定,不仅利于空气好转,还让公民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免费公交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为保障市民出行,市政府通过媒体提前发布通知,我市主城区的27条公交线路实行免费。同时针对客流激增实际,市公交公司还加密了早晨6:50-7:40,中午11:40-12:20,傍晚17:30-18:10三个时段公交发车趟次,缩短间隔时间。此外,准备12台应急车辆,根据客流实际情况,加强高峰时段运力,尽最大努力方便乘客出行。为防止乘客剧增,乘车秩序混乱,市公交公司还专门派出穿绿色公交马甲的引导员在人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点进行疏导。限行期间尽管公交客流量较平时明显增长,但乘客上下车都秩序井然。 “限行这几天我都是坐免费公交上班,虽然等车的人比平常多了不少,但公交发车间隔短了,一会儿一趟,虽说有点挤,但还是比以前快了。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为了咱们的空气好,稍挤挤也无妨。”正准备乘8路上班的小王对记者说:“而且我看到人多的站点还有公交引导员。限行首日,交警部门对违反规定的车辆还是先行劝诫,并没有罚款。为了方便大家出行,相关部门还是想得挺周到的。”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限行这几天,咱晋城的街道畅通多了,行驶在路上心情畅快,交通拥堵情况大大改善,就连平时上下班高峰期极为拥堵的学校门口,也顺畅了许多。”市民王先生表示。记者走访了解中,不少市民对重污染天限行这一行动表示理解和愿意配合,表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后,市区多条道路通畅了很多,感觉空气也好许多。 “一到冬天就担心霾的出没,总希望能有个好天气。去年就听说为应对重污染天气,我省好几个地方都出台了限行措施,没想到今年我市也开始看天限行了。出行还有免费公交乘坐。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市民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在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努力下,让晋城天蓝水绿,空气好! 雾霾和机动车尾气关系不小 记者注意到,也有部分网友对限行提出质疑,认为机动车尾气跟PM2.5没有多大关系,实行机动车限行对治理重污染天意义不大。那么,雾霾到底和机动车尾气有多大关系? 据环保部公布的“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表明:机动车尾气对PM2.5的大部分贡献是间接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物质,这些都是气体,不会反映在测量PM2.5的空气质量测试仪中。但是这些气体既是产生PM2.5的“原材料”,同时也是“催化剂”。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硫化物等是造成酸雨、雾霾等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还曾指出,汽车对PM2.5的“贡献”是动态的,比如遇到刮大风、沙尘暴天气,汽车对PM2.5的“贡献”可能为零,如果没风,污染厉害形成霾天。汽车的“贡献”可能50%都不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