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答复文稿背后的建议办理故事(2)
时间:2018-11-13 0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018年3月17日,全国两会尚未结束,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胡卫列主动与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沟通。两人互加微信后,拿到了厉莉代表在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提出的《关于人民检察院在惩治虚假诉讼工作中转变工作立足点和着力点的建议》,并提前启动了建议办理工作程序。 3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编发虚假诉讼监督专刊,创刊号将厉莉代表的建议全文编入,要求各地检察机关作为重点督办事项,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狠抓落实。 3月25日,张军检察长第一次亮相检察系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特别提到了包括厉莉在内的各位人大代表提出的打击虚假诉讼问题。 5月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期代表学习班,张军检察长为参加学习的人大代表作专题报告。其间,在与厉莉代表互动交流时,张军检察长承诺,对她提出的加大打击虚假诉讼的建议,检察机关会持续发力。 6月13日,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发布,强调加强对涉“三大攻坚战”虚假诉讼的监督和惩治。 6月29日,最高检民事行政检察厅对厉莉代表提出的建议给予答复。 “厉莉代表的建议帮助我们换位思考,更优质地推动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这项系统工程,建议办理的后续进展和成效,我们将及时向代表反馈,并争取代表进一步的监督支持。”承办建议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案件指导处处长邱景辉深有感触地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建议内容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具体工作措施。” 邱景辉介绍,张军检察长就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多次作出专门批示。最高检先后于6月21日和27日召开全国检察机关虚假诉讼监督现场会和全国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联系点经验交流会,研究部署监察体制改革和司法责任制改革新形势下加强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建议办理过程中,胡卫列多次与厉莉代表微信沟通。 “谢谢胡厅长百忙之中的沟通!感谢最高检对代表建议的重视!”厉莉代表回复微信说:“我们法官对虚假诉讼真的深恶痛绝!咱们公检法三家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打击!法的生命在于实施,虚假诉讼罪入刑之后,实施层面较差,是虚假诉讼行为愈发猖獗的重要原因。”厉莉表示,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和积极性,以及工作重心及着力点方面,各级检察院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针对厉莉代表提出的公检法三家对虚假诉讼罪名缺少有效的沟通协同,没有形成打击合力的意见,最高检以有关司法解释颁布实施为契机,正在指导各级检察机关抓紧与公安机关对接,加强与法院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的协作配合。 10月24日,张军检察长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报告检察机关加强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时,用较大篇幅报告了扎实开展对虚假诉讼的监督情况。特别是,张军检察长在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时,亲自回答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于志刚委员关于检察机关如何进一步加大对虚假诉讼监督力度的提问,细化了四项针对性措施,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为推动解决虚假诉讼这一顽疾增进了共识,凝聚了合力。 厉莉代表的建议和检察机关的努力还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路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