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现状与前景(2)
时间:2018-11-08 17: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国家电投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海外业务全面开花:以南非、土耳其、巴西、保加利亚等国家为重点开发核电业务,以缅甸、智利、巴西以及欧美发达国家为重点开发水电和新能源业务,以巴基斯坦、土耳其、越南、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为重点开发高效清洁火电业务。 大唐集团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能源项目建设。大唐国际业务主要是煤炭和环保产品的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硝催化剂等环保产品远销海外,打响了“大唐制造”的品牌。 实践证明,清洁高效是中国煤电企业走出去的共同选择。中国煤电项目开发海外市场,不会把落后产能带给“一带一路”国家,只会带去最先进的技术、大容量清洁高效的机组,可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煤电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合作国别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上升期,基础建设、电力缺口巨大,煤电等能源需求强劲,未来能源消费处于不断增长趋势。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10个国家的煤炭资源、生产情况和能源格局进行粗略分析,旨在指导我国煤电企业综合研究目标国政治、安全、法律、经济及技术环境,产业配套能力、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各种影响因素,做好风险评估,降低各种风险,为国际间的互利共赢打下良好基础。 1.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之一,近年来煤炭生产和出口逐年上升。俄罗斯煤炭探明储量1603.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5.5%,四分之三分布在亚洲的远东地区,而且其煤层气资源量大且分布集中,总量达66.7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再加上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天然气较为缺乏,煤炭和煤层气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煤电是这些地区主要能源。1998年以来,俄罗斯煤炭产量逐年攀升,2016年俄罗斯煤炭产量1.93亿吨,同比增长3.43%,仅次于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印尼,居世界第六位。但俄煤炭工业整体较为落后,现代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薄弱,铁路运输和港口吞吐能力明显不足。 2.印度。印度煤炭探明储量977亿吨,占世界储量的9.4%。煤炭是印度能源保障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主要分布东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南部马德拉邦地区。2016年印度产煤2.86亿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7.9%,仅次于中国和美国。长期以来,印度电力供给不足,目前仍有2.89亿人口无电力供应,约占印度总人口的25%,印度人均用电量仅为289千瓦时,仅为世界人均的20%。未来,印度GDP将维持在8%~9%的高增速,支持这一目标必须在2030年将电力装机容量扩充到778~960吉瓦,而目前只完成了大约50%。对于以火电为主的印度,未来煤电供应仍有较大缺口,发展潜力巨大,又是我国近邻,对我国煤电和基建企业“走出去”具有很好的战略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 3.蒙古。蒙古煤炭探明储量为25.2亿吨,占世界储量的0.2%,其中露天矿占99%,吨煤开采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煤炭是蒙古主要能源,燃煤发电占总发电量的96%以上。蒙古煤炭主要用于出口,由于矿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原煤全部未经洗选,铁路运输建设落后,大部分矿产地远离铁路运输通道,运输瓶颈十分突出。全国煤炭生产企业26家,蒙古矿业公司是蒙古国最大的优质焦煤生产商和出口商,是一家很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蒙古电力依然短缺,需从俄罗斯和中国进口,本地煤电建设项目仍有潜力。由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煤炭加工洗选技术和设备缺乏,煤炭出口未经洗选,附加值很低,因此在蒙古进行洗选技术、洗选设备、开采设备一条龙的投资和服务具有较大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