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现状与前景
时间:2018-11-08 17: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10月18日,在江苏苏州召开的“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第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我国与17个国家共同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部长联合宣言》,为构筑更加紧密的能源命运共同体、为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动国际间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新机制。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ID:nyqbyj 作者:张立宽)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电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煤电和相关产业在行业规模、技术水平、节能环保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作为先进产能与“一带一路”国家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对接空间。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使我国能源企业紧紧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机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由于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源结构火电占73%,因此对煤电行业的绿色产能合作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煤电企业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合作与发展现状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煤电和相关产业“走出去”和国际化合作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对接平台,在煤电合作主体、合作区域、合作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从合作主体看,过去我国煤电企业走出去主要是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现在民营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加大了对海外煤炭资源开发力度。从合作区域看,加入WTO以来,煤电企业海外开发主要集中在我国周边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蒙古等国家。随着我国煤电企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煤电企业海外投资、合作和开发范围不断扩大,开始转向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经济状况较好的较为发达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波兰。目前,我国同世界多数产煤国家基本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合作方式看,从单一的技术、装备和劳务输出延伸为全产业链合作。目前,我国煤电企业从勘查设计、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技术服务、装备生产、煤炭运输以及现代煤化工、煤电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覆盖煤电及相关全产业链。近年来,神华、国家电投、华能、华电、国电等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我国煤电企业在“一带一路”输出的是先进和绿色产能 经过五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承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已经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对当地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最大的综合能源提供商原神华集团(2017年与国电集团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在“一带一路”上的战略核心是打造神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清洁能源战略品牌。2014年9月,神华集团与俄罗斯技术集团(Rostec)签署了联合开发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煤田的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建设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另外,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也与俄罗斯大型煤企“米切尔”公司就共同开采埃利吉煤矿区达成了共识。2016年10月,神华集团国华印尼南苏电厂荣获印度尼西亚2016年“最佳IPP电厂奖”,为印尼电力建设史上同类型机组建设工期最短,并创造了多项印尼电力建设的新纪录。神华爪哇7号项目一期工程建设2×105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印尼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也是中国企业目前“走出去”出口海外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 华能集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实践者。2017年7月,华能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电站两台机组全面投产运营,年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建成投产的大型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机组,有效缓解了当地能源短缺状况,被巴基斯坦政府誉为“巴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 原国电集团(2017年与神华集团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加快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016年底风电装机规模2583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12月,国电集团在加拿大建成10万千瓦风电场,是国有电力企业在海外首个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风电项目;在建南非24.45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了风电运营和风机制造产业携手“走出去”;在中东欧、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风电前期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华电集团在印尼、俄罗斯、柬埔寨、越南等十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能源合作,包括印尼巴淡燃煤电站、巴厘岛燃煤电站等在运项目,越南沿海二期燃煤电站等在建项目,还有印尼玻雅燃煤电站等待建项目,形成了在建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