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观察丨“一村一辅警”,织起农村平安网(2)

邵阳市在推行“一村一辅警”的同时,启动了视频监控系统、“三实”信息采集、消防基础设施等建设。按照每村一名辅警、一个工作站,辅警年人均4万元、每个工作站5000元建设经费标准,由市、县两级财政予以保障,纳入财政预算。

“这意味着全市每年至少要投入1亿多元,对于财政并不宽裕的邵阳来说,开支不小。”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细算着这笔“民生大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乎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不管钱多钱少,首先要保证邵阳市826万老百姓的生存安全。”

截至2018年8月,邵阳市县两级为“一村一辅警”共投入资金2.58亿元,配备摩托车379辆,电动自行车2055辆,自行车865辆。

驻村辅警确保了农村治安的稳定,他们自身的“稳定”也日益重要。

如何管理好驻村辅警队伍,塑造辅警荣光?今年,邵阳市公安局推出“一村一辅警”层级化管理办法。结合辅警工作年限、业绩和现实表现、考核奖惩等情况为辅警确定层级,分为实习辅警、三级辅警、二级辅警、一级辅警,设置相应的层级津贴,并配发相应辅警衔、聘书、工作证。

2016年7月,在邵阳市保安公司从事押运工作的熊大吉,报考武冈市公安局“一村一辅警”,通过笔试、面试、政审,成为迎春亭街道办事处石羊村一名驻村辅警。到岗后,熊大吉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10月8日,在武冈市公安局举行的“一村一辅警”授辅警衔仪式上,熊大吉被授予一级辅警衔。

“这份荣光激励着我,也鞭策着我,要为村民们做更多实事、好事。”虽然每天做着琐碎的事,但熊大吉坚信,“认真把群众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站好每一天的岗,就能铺就广袤农村的平安大道。”

破解瓶颈,完善制度,让驻村辅警留得住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目前,邵阳、怀化、娄底、永州等地“一村一辅警”运行还存在一些瓶颈,有待进一步完善。

今年暑假,湖南警察学院刑技系主任岳光辉教授带领学生对邵东的“一村一辅警”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岳光辉认为,目前还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政策连续性问题,招人、工资待遇等都在摸索中,要保障“一村一辅警”持续运转,还需要更周详的考量;二是部分地区驻村辅警待遇较低,队伍流动性较大;三是要严把入口关,虽然是警务辅助人员,但代表的是公安队伍的形象,要通过业务培训提升驻村辅警的整体素质。

龙铁军也认为,目前有些地方对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部分地方保障存在一些困难。同时,驻村辅警流动性比较大,还要想办法拴心留人。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明儒指出,辅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实现制度化,建立管理、保障、激励、安全等方面的机制尤为重要。让辅警热爱和安心工作,才能有效开展社会综合治理,让更多群众享受改革红利。

如何完善“一村一辅警”制度,实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动态化管理?如何既让辅警在职业发展等方面有上升空间,又让他们能沉下身子护卫平安乡村?

“新时代农村群众有享受均等公共安全服务的新期盼。”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基层基础指导支队支队长曹建辉表示,未来将加强队伍管理,充分发挥驻村辅警的作用;开展业务培训,让他们尽快融入岗位;推广邵阳首创的“一村一辅警”层级化管理办法,拓展他们的职业空间。

记者从省公安厅了解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项工作,从明年开始,将安排省级财政给予一定保障。省公安厅即将出台驻村辅警工作规范,对招什么人、做什么事、怎么管理和监督、相关保障等多方面进行规范。

当“辅警蓝”遍布全省各村,或许就如邵阳农民赵余权所言,“辅警进村,外出的人放心了,家里的人安心了,留守老人儿童开心了。”

■记者手记

“蚊香效应”

和“鲶鱼效应”

李国斌 王溦

一村配备一名辅警,看似简单的举措,实际上盘活了基层的治安防控体系,擦亮了乡村振兴的“平安底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