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气荒”?烟台城管回复城市管理热点问题(2)
时间:2018-09-27 17: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问题四: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内涝对城市发展和安全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如何完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发展综合承载力和服务供给力。 市城管局:为切实筑牢防汛保障工作体系,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城管局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不断加强防汛“软硬件”建设。 一是统筹规划,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市城管局自2012年起组织编制《烟台市排水专项规划》、《烟台市城市防洪专项规划》和《烟台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这几项规划的出台,成为城市排水、防洪、防涝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下步,市城管局将继续抓好规划的落地实施,强化规划纲领性,严格按照规划开展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和管理,使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更具科学性、前瞻性。 二是完善配套,加强管网建设。自2008年起,市城管局组织对市区排水管网进行大规模建设改造,目前累计完成老城区改造面积45.61平方公里,改造更新雨污水管道540公里。芝罘区、福山区、开发区、高新区、海阳市已基本实现老城区雨污分流,其他县市区也在加快进行。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有效改善了老城区的排水现状,市区海域海水水质大幅提升,保障了汛期污水厂平稳运行和城区安全度汛。 三是全力备战,筑牢安全防线。每年详细制定年度防汛预案,成立专业精干的防汛抢险队伍,备齐备足各类防汛物资。同时通过整合广电、人防、气象台、数字市政、交警路况监控等资源,完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持续提升城市防汛指挥调度综合管理水平。针对市区夏季多发性降雨且雨量不均的情况,设置多个汛期雨情观察点位,及时反馈各区域雨量情况,有序展开防汛作业。中雨以上天气时,提前开启市区低洼区域的近千个重点雨水篦子,并按要求设置警示标志。降雨出现后,从防汛总指挥下达防汛指令开始,至传达到网络体系最底层队员总时长不超过6分钟,确保信息传递流畅;防汛队员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动,30分钟内到达指定点位迅速展开防汛作业。雨停后,按统一调度安排,及时将各点位雨水篦子复位,切实提高应急抢险能力,为市区安全度汛提供有力保障。 下步,市城管局将继续以“让群众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目标,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密切关注“局长信箱”、市长公开电话、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服务热线等渠道,广泛听取市民群众意见建议,快速反应、妥善解决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功能,努力提高市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