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基于通航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的信息化平台发(2)
时间:2018-09-21 11: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3、建立评价机制。随着通航分类管理政策的落实,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变得重要,应通过评价机制,引导行业自律。评价对象不仅针对通航企业,也应该包括从业人员。利用平台积累的数据,按照评价机制模型评估量化打分,形成政策导向和良性循环,促使通航企业和从业人员自律自管。 4、培养通用航空团队,建立专家人才储备库。开设通用航空智库专栏,库内简历及热点话题可通过关键词搜索或条件组合搜索,为行业培训、咨询及招聘提供平台,营造广开言路、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5、开放平台数据接口,促进服务保障信息共享。以通用航空管理系统为基础,研究开发动态监控数据接口标准,融合民航局通用航空试点项目数据。在线发布情报(含航图)、气象、机场等服务保障信息。为行业搭建供求信息平台,鼓励供需双方通过平台分享作业招标、专业人员、航空器、航材、航油、保险等信息。 6、共促数据安全。信息化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受技术手段限制和安全策略因素影响,运行中存在信息安全风险。有效应对是政府、企业和用户的共同责任。平台应具备健全安全防护体系,研发工作不断地迭代更新,业务流程不断地磨合趋于合理,系统不断地趋于可靠和安全。 总之,通用航空管理服务平台是已经上线运行的通用航空管理系统功能的扩展。发展路径应契合民航局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意见,政府搭台,依托网络技术,以平台为工具,有所管有所放。“兼顾管理、强化服务”,引领企业执行“业务规则”并进行监管指导。提供运行、供求等延伸公共信息服务,增加平台对企业等用户的粘性,助力通用航空发展。 了解更多通航资源,尽在通航资源网() 荐闻榜 (供稿:西安民航凯亚科技有限公司, ) 更多文章和观点请访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