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 2018网络安全创新与应用论坛:万物互联 安全
时间:2018-09-12 22: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9月6日,互联网安全大会(ISC 2018)网络安全创新与应用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多元化的技术创新”为主题,BlackBerry北亚区高级总监丁海,ITsMine CEO、联合创始人Kfir Kimhi,山石网科公司资深产品总监贾彬,几维安全创始人兼CTO刘柏江,信长城CTO刘鹏,中译语通科技CEO于洋,杭州信核数据CTO童亮等嘉宾都纷纷到场,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身份认证、网络舆情分析等领域阐述了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360行业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并为大家科普了网络空间的安全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BlackBerry北亚区高级总监丁海发表了题为“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物联网”的演讲,他认为,我们当前面临着第五次革命——企业物联网的革新。安全对于硬件设施或者企业IOT、EOT设备等,都无比重要,所以一定要确保其不受攻击,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企业物联网的防护建议。 接下来,ITsMine公司CEO、联合创始人Kfir Kimhi分享了他的演讲“内部威胁的发现”。他举了斯诺登的例子,分析了内部威胁对于信息安全来说是多么严重的危害。一个企业想要保护数据,需要做哪些防护措施呢?他认为,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加密存储,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来做出相应的管理解决方案。 山石网科公司资深产品总监贾彬带来了题目为“高级威胁的可感可知”的演讲,详细讲述了当高级威胁临近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如何感、如何知。比如,把数据采集作为信息来源,将云端的控制中心作为与外界大数据情报中心互通的媒介,使每个用户都能享受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和分析,同时告诉管理员该如何去处置等等。 几维安全创始人兼CTO刘柏江则为大家分享了一个更加技术化、专业化的演讲——“IOT时代LLVM编译器防护的艺术”。他认为,应该做到代码安全先行,即做一个项目,先让搭建基础的代码变得安全,加大破解难度,那么这个项目才能合格。 信长城CTO刘鹏也在现场表达了他对于网络安全创新应用的看法,他认为,万物互联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互联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再以边界防御的思维来考虑安全。他在现场讲解了标识密钥算法、CPK、匿名认证、虚拟ID等多种关于未来网络安全可能普遍使用的方法。的确,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安全,才是网络安全创新的意义。 之后,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于洋发表了题为“数据全景视角下的网络安全”的演讲,讲述了自己对于大数据、数据安全的理解和看法,并列举了许多安全事件的案例,为大家深入浅出地描绘了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面临的是开放与风险并存的环境。 最后,杭州信核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童亮为大家分享了又一技术型的演讲“块级CDP技术实现多云灾备”。他为大家介绍了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持续物理环境的虚拟机、物理机实现保护,还可以实现分钟级的业务快速恢复。 大安全时代来临,万物互联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想要网络安全措施跟上时代的脚步,则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实践,这样才能真正保护用户安全、企业安全甚至国家安全,这也正是本届互联网安全大会网络安全创新与应用论坛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