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水工环调查院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纪实(2)
时间:2018-09-12 05: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工作始终坚持突出分级管理、突出重点、群众报险(灾)和专业调查队伍分县包干及三个统一的原则。青海省水工环调查院近三年来编写的调查报告和险情专报共112份,占全省60%以上。排查西宁四区三县面积7649平方公里,调查路线8100公里,出动排查工作组总计207次,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抢险36次,发布监测预警3次。如,2017年4月30日大通县元树尔发生滑坡、2017年8月8日城东区王家庄发生滑坡、2017年11月27日湟中县共和镇转嘴村滑坡、2018年6月5日大通县极乐乡白崖村发生崩塌,在这些重大险情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惧危险,仔细查勘,加班加点撰写调查报告和险情专报,为政府开展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围绕防灾减灾需要,近年来水工环调查院还承担了西宁市南川东路滑坡、塔尔寺不稳定斜坡、杂多县城泥石流、玛多县花石峡危岩等中央、省部级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0余项;完成湟中县、同德县等15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湟中县、玉树县等7个县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承担了化隆县夏琼滑坡、大通县元树尔、张家湾滑坡等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工作30余项。特别是玉树4·14地震发生以后,水工环调查院积极投入到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全面参加了地质灾害排查、重建选址、应急监测、危岩清理、重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治理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水工环地质专业队伍不可替代的作用。 围绕青海“生态立省”战略,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地质环境,实施了三江源保护区、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及大通煤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18项,治理面积42902亩,恢复耕地12610亩;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在立足水工环主业,履行省级地方公益性专业队伍职责的同时,为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省水工环调查院始终积极发展经营开发,承担了省内祁连机场、青藏铁路、高速公路、超高压输电线路、水电站等我省重大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地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等社会市场服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服务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新时代水工环地质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国家和人民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生命在捍卫。 【单位简介】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前身为青海省第二水文地质队,隶属于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专门从事公益性、基础性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正县级事业单位,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水利工程设计,矿产勘查、物探、测绘、实验测试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精良的勘查技术设备、丰富的地质资料、合理的技术结构及人才配置。承担中央及地方基础性、公益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调查评价等工作,同时承揽各类商业性水工环地质市场项目,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