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期待教育带来更多幸福感(2)
时间:2018-09-09 21: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014年,一场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大会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全面打响。从重点监测的24个大城市来看,2014年至2017年,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比例一直稳定在97%以上;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比例稳定在95%以上。 公平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从农村到都市,从西部到东部,在中国大地上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均衡的教育,这样的梦想正在实现。 提升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如果说公平是教育的起点,那么质量就是教育的生命线。 “曾经,缺硬件、少资金、网络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现在,宽带网络、班班通、资源平台等都已经配备齐全。”云南省临沧市忙令小学的校长李华灿高兴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直接服务近1亿名农村中小学师生,全国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解决了边远地区教学点开不齐、开不好课的问题。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在陕西汉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走进小学生的课堂,从泥塑造型、勾画脸谱,到木偶组装、表演唱腔,孩子们在模仿与创作中,感受文化、传承文化;在山东潍坊,初中课堂是五六人一组的“研讨”,学生们成为主角,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学习、独立总结……种种举措,无不传递出培养综合素质、重视兴趣爱好的育人导向。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12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95亿元,支持实施“国培计划”,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职业院校教师等1008万人次;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同年8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2018年初,《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要求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人民群众对好老师的期盼正在实现。 站在“由大向强”的飞跃关口,抬高底部、缩小差距、提升质量,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国家的责任,也是百姓的心声。期待教育能给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09日 02 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