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救灾 众志成城】17.4万人何以安全大转移
时间:2018-09-09 15: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本报记者 赵洪杰 张依盟 李扬 9月7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抗灾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安置,电力、水利、道路、通讯、供水等保障正常,生产正在逐步恢复。这场台风叠加影响带来的特大洪涝灾害,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受“摩羯”“温比亚”台风叠加影响,潍坊市部分地区遭遇数十年来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不幸中的万幸是,面对肆虐的洪水,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组织带领下,潍坊实现了17.4万人安全大转移,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广大党员干部是如何第一时间发现险情、转移群众的?是怎样迅速应对和排除险情的?10天时间,本报记者走访了灾区5个县市,还原大转移背后的故事。 “若不是提前预警组织及时,可能会遭灭顶之灾” 这个夏天,潍坊历史性地一周内出现2次台风、一月内出现3次台风。更令人措手不及的是,“温比亚”台风带来的降水量,远超预报;弥河、丹河上下游同时降水,强度之大,来势之猛,历史罕见。 “突发状况下,安全、快速转移灾区群众是对当地应急能力的一场大考验。”省防总办总工程师林荣军说。 寿光市上口镇受灾较严重。8月19日上午,暴雨滂沱,上口镇接到上级通知,弥河上游来水较大,每秒将超400立方米。“有了应对上次台风经验,当时就意识到村庄可能会进水。”9月4日,上口镇镇长王秀忠回忆。 口子村老村有86家养殖户,离弥河近在咫尺,汛情最为危急。镇里组织86名干部,每人负责1户,下午就开始撤离群众。部分养殖户不理解,认为多少年了都没事,又放不下财产,不愿意走。包村干部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连劝带拉将他们撤离。下午4点,大多数养殖户撤出去了,但还有一些中途偷偷跑回去。 上游水库加大泄洪的紧急通知一个接一个,新旧通知间隔甚至不足一小时。晚上9点,弥河洪峰流量每秒高达2000立方米,口子村老村已无法进出。镇政府调来铲车、冲锋舟。寿光市武装部部长胡海带领镇机关干部,加足冲锋舟马力,涉险冲过弥河橡胶坝进入滞留区,用了近3个小时营救出剩余的几十人。救援结束,冲锋舟的螺旋桨已被撞烂。 “如果不是提前预警、组织及时,弥河两侧的村庄可能会遭灭顶之灾。”王秀忠至今心有余悸。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专家组认为,一周内连续两次超强降雨,是造成此次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潍坊市水库调度作到了提前预警,最后一次预警较洪峰到达提前6小时,使受威胁群众能够及时转移。由于预案周全、组织及时,最终上口镇16个村21894人及时转移,无一人伤亡。 寿光市营里镇转移了34个村3.6万人,是弥河沿线转移村庄数量、群众数量最多的一个乡镇,同样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件。 紧急通知连续下发后,8月19日晚上9点半,营里镇党委书记张其振“钻进”齐家黑冢子村的一家药店,在这个临时征用的“会议室”,紧急召开道口片13个村支部书记会议,安排转移工作。天亮后,13个村的群众全部转移,但各村巡查小组继续进行地毯式搜查。直到20日中午12点,确保不留一人后,最后一批党员干部才向安置点转移。此时,各村积水已近两米。 灾情吹响了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的“集结号”。在“摩羯”台风来临之前,弥河上游的临朐县就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8月19日,黑虎山水库逼近警戒线,不断加大泄洪量。下午6点,城关街道800多名镇村党员干部全部出动,挨家挨户下通知、作动员,仅用两个小时,就撤离泄洪河道沿线7个村12449人。晚上,洪水瞬间冲垮沿河2000多米长大坝,但泄洪河道沿线村庄无一人伤亡。 生命安全大于天。转移过程中,青州市庙子镇北富旺村村民李学章老人被困家中,党员邱元宝闻讯赶来,不顾齐腰深的洪水背起老人就走。水又急又浑,看不清路,他突然感到一阵钻心疼痛,衣服就被滚落的汗珠打湿。他将老人交给村民时,因失血过多,几乎休克——蹚水时,他的脚后跟肌腱断裂。 8月19日晚7点,屋外暴雨如注,独居老人于勺香趴在西屋门框上。安丘市郚山镇南逯村“80后”党支部书记于志良冲进洪水抱起老人。“老人十分紧张,勒得我都快喘不动气了。”院外洪水太猛,于志良被迫退回西屋,情急之下徒手拽开了拇指粗的后窗户棂,为老人打开了生命通道。“这条老命是志良给捡回来的,我一辈子忘不了。”于勺香抹着眼泪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