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云安全”成企业安全配置刚需

【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云安全”成企业安全配置刚需】谈及网络安全,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云安全。如今,企业上云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无论是私有云、公有云或者是混合云,将企业数据放到云端究竟是否安全,也成为所有企业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

  近两个月,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医疗记录被黑客盗取;台积电遭勒索病毒侵袭,工厂停产损失或达1.7亿美元;华住集团旗下酒店约5亿条用户数据在暗网被打包出售;国内某省的国土资源专网遭勒索病毒攻击,不动产登记业务无法正常办理……一系列事件的连续发生,无一不显示出网络安全脆弱的一面。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让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高效,但从安全行业的角度来看,新兴技术带来的则是更严峻的考验。很多安全专家形成一个共识,即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已经打通,线上线下的界限正在消失,所有网络空间的攻击都可以直接触达物理空间,并对物理世界造成伤害。

  在9月4日召开的2018ISC互联网安全大会上,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纯粹靠过去传统人力、隔离防护或者各企业各自为战的做法也已经过时。

  周鸿祎同时认为,当下网络安全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信息安全问题,它引发的危害已经扩展到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社会安全、金融安全、个人安全以至于人身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从国家层面,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业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去年,《网络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等重要法规相继出台。

  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总工程师郭启全透露,中央网信办和公安部双牵头在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并且很快就会出台,今年已经在走司法程序。此外,公安部还在组织制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这两个条例将对国家网络安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郭启全表示。

  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事实上,近期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背后,当事企业的信息存储并非处于“裸奔”,相反,他们在安全工作上都有大量投入。但是信息仍然遭窃,这让安全行业面临空前危机,很多人对安全企业的作用心生疑问,为何防了却防不住?

  周鸿祎之前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描述过,安全行业其实是一个颇为尴尬的行业。因为在平静无事的时候,几乎没人会注意到安全服务,也不会在意它抵挡了多少攻击、防范了多少风险;反倒是每次出现安全事件后,人们会纷纷把目光投来。

  对于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其实毋庸置疑,但现在之所以出现防不住的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有的安防技术陈旧,落后于攻击手段的进步。比如随着IT时代过渡到互联网时代,这时候,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IT架构去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显然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据360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介绍,在信息化社会30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网络攻击的浪潮,也由此诞生了三代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首先是1985年到2000年之间,网络攻击主要通过磁盘介质感染计算机病毒,这时的病毒数量非常有限,应对方式是通过查杀引擎,逐一扫描文件和病毒库进行对比。

  但2001年之后,木马病毒的数量成指数级爆炸增长,病毒库已经无法做到及时更新,这时采取的方法则是建立白名单数据库,只要扫描文件不在白名单里,就有可能是新的木马病毒。

  2015年之后,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攻击成为主角。攻击者开始利用系统漏洞,把恶意程序伪装成正常文件来逃避安全防护。因此,第三代网络安全技术要从关注样本的黑白上升到关注网络行为,对每一个ID、IP流量进行计算,判断行为是否合法。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安全的特性是动态的,防护手段往往要随着进攻手段的变化而变化。正因如此,安全行业内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敢向客户保证,能提供100%的安全防护。

  网宿科技副总裁李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安全领域里有一句话叫没有攻不破的网络。原因在于网络攻防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现在是安全的,不代表明天就没有问题。这对安全公司而言是机会,需要安全企业更多的努力,去不断提升防护技术和能力,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