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刁玉华在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5)

  (一)强化支撑,全面推进教育管理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省政府、省发改委关于我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批复要求和关于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的部署安排,教育厅将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加快系统整合和迁移,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根据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安排,构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省级枢纽环境,按照“数据中心上移、服务应用下沉”的原则,加快省级平台与市县既有平台的整合,按需为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虚拟平台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围绕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需求,牵头构建数字校园云基础环境,部署统一的网络教学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教育评价系统、生活服务系统、门户网站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适用面广、学校急需的普惠性平台及系统;支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引入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加快属地中小学校数字校园部署应用,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二)补牢短板,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今年全省中小学要实现互联网全接入、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教师教研备课用计算机数量须满足实际需求;教师和学生网络空间注册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这是一个硬任务,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前提。在资源建设层面,各地要按照“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原则,综合利用购买、汇聚、引进等各种方式,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为学校和师生提供优质、适用、体系化的资源应用服务。支持各地、各学校组建资源共享联盟或参与其它形式的资源联盟,支持特色、优质学校开展多种样式的资源输出。继续开展“互联网+教育” 精准扶贫试点,继续深化“三个课堂”建设,大力推广“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点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推进农村学校的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省厅将利用督导、通报、约谈等行政手段,加大对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监督指导。


  (三)构建特色,提升高等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水平。以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立项建设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以智慧校园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校园无线网络和感知网络建设,提升对学校人员、车辆、危险品等位置轨迹,学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及环境安全的信息感知能力。以高校数据治理工作为重点,推进数据资源在各组织机构部门的共享,以接口方式提供多种形式的数据服务,挖掘数据的价值、支持决策分析。加快IPv6普及接入,实现门户网站、电子邮件等应用系统及服务平台的IPv6改造,提高IPv6覆盖率。切实使教育信息化成为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四)创新引领,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省教育厅将按照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思路,分期培育10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县(市、区)、100个智慧校园示范(试点)校、1000个示范性中小学数字校园。以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展示为抓手,加大先进模式、成熟经验的宣传推广。推动环龙子湖高校园区、白沙职教园区高校校际之间数据开放共享。开展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活动,协助和指导高校找准差距、摸清短板、加快发展。打造了一批示范典型,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同时,我们鼓励各地也搞一些试点,加大典型案例培育力度,加强对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指导,结合自身的优势,在信息化应用上闯出新路子,形成新特色。省教育厅将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学校试点经验与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单位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五)抓牢关键,继续做好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一是强化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组织高校、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和厅机关干部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信息化专题培训。二是持续提升校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支持教师决策、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发展性测评,加快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建设。组织中小学校长、职业院校校(院)长、骨干教师参加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班。三是开展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培训。以市县教研员、电教工作人员和网站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举办6期专题培训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