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侨界关注:华文教育南非热起来

侨界关注:华文教育南非热起来

  图为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校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南非,约翰内斯堡,贝德福地区,林荫大道5号,一座雅致整洁的院子里,坐落着一栋朴素现代的单体建筑,书声琅琅,鸟语花香,安全舒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所普通的中国学校。这里是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所在地。

  隶属于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底,短短近三年时间,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已成为南非华侨华人和中资企业子女接受华文教育的集聚地。

  办华文教育

  “华文教育缺失是海外侨胞中做父母的心中的痛点,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华人子女的教育问题。”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席、旅非华侨韩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决心投身南非华文教育,源自她的切身体会。

  2005年,韩芳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自己10岁的大儿子和8岁的小儿子送回中国学中文,虽万分不舍,但她下定决心。

  “南非的华文教育一直比较欠缺,很多华侨华人的孩子都变成‘香蕉人’。”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成为“香蕉人”,在孩子5岁时,韩芳就把他们送到南非当地台湾人办的华文补习班,每天学习中文1个小时。但5年后,两个孩子居然连一篇简单的中文课文都读不流利,这让她十分痛心。

  韩芳坦言,孩子年纪小,回国读书,常令她放心不下。但她依然铁了心肠,坚持等孩子把中文学好了,才重新把他们接回南非生活。

  “要解决这种两难困境,南非当地必须有良好的华文教育。”韩芳说。

  事实上,办好华文教育不仅仅是韩芳的迫切愿望。

  “随着中国日渐强大,世界范围内兴起‘汉语热’,海外华侨华人希望孩子学好中文的愿望更加强烈;外籍人士也希望子女学习中文,未来能充当南非与中国沟通的桥梁,从中国发展中获益。”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创始人之一兼中文教师柳玲表示,办华文教育恰逢其时。

  2012年,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在约翰内斯堡成立。2015年,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正式成立,并在德班成立分校。

  据韩芳介绍,经过不断努力,在国侨办、驻南非使领馆等机构的支持下,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从分散式的家庭教育发展成有近千名学生的背靠国家支持的统一管理的华教机构,将华文教育推向产业化、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中文作为南非高考成绩的第二门语言,越来越多的升学分流选择到中国国内读大学。

  教中华文化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非华裔刘妍希,今年15岁,不仅可以熟练背诵《沁园春·雪》等中国诗词,还连续3年获世界华文征文比赛一等奖。

  今年8月底,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和深圳耀华实验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她即将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高中。

  “我很喜欢中国,也很喜欢中国文化。因为最近两年我参加了‘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第一次去了桂林,第二次去了重庆。”刘妍希说。

  刘妍希的妈妈向本报透露,刘妍希的中文水平飞速提升,除了浓厚的中文家教氛围,也跟南非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的语文老师赵志刚密不可分。

  赵志刚是国侨办外派到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的教师之一,今年是他在该校支教的第三个年头。被外派前,他是河南省商丘市回中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普通话水平资深测试员,有着2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援非支教是幸福的。看到华裔孩子们逐渐可以无障碍汉语交流,字正腔圆的朗读,娴熟流畅的背诵,一步步爱上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我很有成就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学好中文,华裔学生将成为住在国和中国沟通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为了让中国文化在非洲更快地落地生根,赵志刚还经常自费购买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中文书籍,供学生借阅。针对个别中文基础不好、没有阅读中文书籍兴趣的孩子,他建立了“书声琅琅”微信读书群,作为第二课堂,每天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如《孩子们的秘密乐园》《八十天环游地球》《我是笨狼》等符合孩子年龄和心理的中文书籍,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音和讲解朗读基础知识。他规范的发声、浑厚的嗓音、生动的朗诵,让学生和家长赞不绝口,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中文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