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公布,能否确保生食虹鳟的安全?(2)
时间:2018-08-16 19: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而根据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解释,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此外协会也表示,目前团体标准的制定,是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一大步,以后逐步上升为行标、国标,这是努力的方向。 前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白俊杰则认为,有标准总比没标准好,但还要完善以及后面怎么执行这个标准、检查、监督,这是需要跟上的。 背后或是市场之争 中国三文鱼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回应之外,不少国产三文鱼企业都提及风波源自市场竞争问题。对此,崔和与应米燕等协会成员也婉转表达了这个观点。而从事三文鱼养殖的康乐绿乡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建新则在此次会议上直指,一些进口商不要再以“真假”的名义借助网络故意进行炒作,“虹鳟比大西洋鲑卖得贵,所有的鱼养殖不好都会存在寄生虫,尤其是野生三文鱼。” 实际上,三文鱼在中国市场上的走红,并算不上久远。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至今记得,三文鱼在1994年时国内根本没市场, “我们在广州做三文鱼推广时,当时一位水产局长问我,你这三文鱼跟三明治有什么关系?我只能说也可以做三明治。” 然而目前,中国三文鱼年消费市场增速达25%,预计2025年中国三文鱼的消费总量可能超过25万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三文鱼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而满足国内市场对三文鱼产品的需求,仍主要依靠进口。 5月风波乍起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国产三文鱼企业主告诉钱报记者,与其说那是单纯的一场科普论战,还不如说是一场商业之争,“进口三文鱼与国产三文鱼的市场之争,即便国产三文鱼市场逐步发展起来,也不足以威胁进口三文鱼市场,但关键是终归谁都不愿意自己的蛋糕被瓜分。” 但崔和估计中国目前每年的三文鱼销量在10万吨到12万吨,国产和进口比例约1:10。专门做生食的三文鱼,国产量在1万多吨左右,进口量则在4万吨左右,“未来国产三文鱼的量可能会提高,但份额比例应该不会变。” 赵依民也坦言目前市场上的确出现了一些竞争,但并不激烈。 挪威海产局专家博薇娅告诉记者,她认为目前中国国产三文鱼的养殖还不会对挪威出口中国三文鱼的市场产生影响,不过这对整个三文鱼行业而言是一件好事,能把市场蛋糕做得更大。 采访中,多位国产三文鱼企业负责人认为,目前的网络舆情,“与三文鱼进口商和国产商都无利。” 发酵至今,这场论战并未因此消停。不过学界、业界和舆论在一个问题上倒是越走越近——公众更关注的还是对产品的知情权、选择权,以及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