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筑起旅游安全保障网(2)
时间:2018-08-15 08: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我们在开发每一个项目或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首要考虑安全风险,进行多方科学评估,一些旅游项目因危险系数较高而被取消,如直升机、热气球、车牵引伞等,让每位游客能够玩得安全放心。”张瑞明告诉记者,同时景区还为每位游客投保了保额50万元的景区责任险。 响沙湾景区 响沙湾景区 筑起旅游安全网 对于每个来到内蒙古草原、沙漠的游客来说,骑马乘驼是不少人一定会体验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安全又如何保障呢? 由于马和骆驼容易因异响而受到惊吓,所以骑行路线往往位于独立区域、远离游客的主要游览路线,骑行路线通常较为平坦。“我们景区通过与当地牧民合作,由牧民提供统一马队,每名牧民牵一至三匹马进行慢走。”黄花沟景区工作人员李泽介绍,“我们还为每名游客提供护具、头盔、靴子、护肘等设施,同时严禁游客跑马,一旦发现,立刻取消该牧民的合作资格。” 而在响沙湾,规定每列的骆驼数量不能超过7峰,工作人员会提前对每名骑乘骆驼的游客进行安全知识宣讲,如骑乘过程中双手必须稳抓鞍把、不能打伞、不要左摇右晃、1.4米以下小孩及老年人禁止骑乘等。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也是旅游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响沙湾,根据景区实际,成立了施工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恶劣天气应急安全、游客高峰期安全等15个共100多人的安全管理小组,职责明确、分工到人,并建立了安全处理预案。 加强人员管理,树立安全意识,切实保护游客安全。在黄花沟,景区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杜绝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让员工自觉重视安全工作,并联合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对景区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树立人人是安全员的工作意识,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目前,两处景区均实现了多年经营无重大安全事故的成绩。 内蒙古全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362家,其中5A级旅游区4家,今年上半年,接待旅游者4584.32万人次,同比增长14.47%,完旅游业总收入1235.72亿元,同比增长24.26%。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朱俐萍表示,近年来,内蒙古旅发委高度重视,用行动和结果践行安全第一的旅游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防范和抵御旅游安全风险能力,切实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使游客在内蒙古能够安全旅游、舒心旅游、品质旅游,提升游客的旅游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来,内蒙古通过采取企业自查、盟(市)检查、自治区督查的三级检查的方式,对全区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深入开展了“拉网行动”、“草原猎鹰”行动,全面检查整治行业安全生产和违法违规行为,督查各旅游景区、景点安全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特种设施运行及技术状况,整治旅游包车安全、旅游景区流量和高风险旅游项目,突出骑马乘驼、旅游用车、高危旅游项目的风险管控,打造企业诚信经营、游客安全文明旅游的内蒙古和谐旅游大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