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基于“校园贷”凸显的大学生信用安全教育缺失以及应对策略探讨(2)

“校园贷”凸显出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高校也在教育这方面存在缺位。例如,河南某高校郑姓学生从2015年起,先后利用28名同学身份信息,借了60多万元的网络贷款,最后,因无力偿还而自杀。但在舆论高度关注下,案件的后续处理却举步维艰。缺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防范,不真实个人信用,必然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加强对大学生信用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融汇财商教育

财富是个人及其社会存在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财商比智商和情商还重要。智商和情商只能形成知识和生产力,财商却能形成产出。学生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青少年学生只有经过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视与训练,培养财商,拥有聪慧的经济头脑,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肩负起民族振兴的重任。因此,高校应当在教育教学中融汇财商教育,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财商教育应当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师开展具体课程教学活动中,财商教育也应是题中之义;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炫富行为,要多进行正面教育与引导。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理财意识,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和消费观,习得系统的理财知识和理财操作能力。

通过家校合作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和信用安全教育

“校园贷”借贷平台在大学生违约时,首选的便是向家长催款,假如大学生家长缺少对网络金融借贷防范知识的了解,将会直接会影响学生本人的判断,甚至会使大学生在循环借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高校与大学生家长应加强合作,通过家校合作教育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能进行理性消费,认知到网络贷款的风险,并学会加强自身的信用安全防范。如果大学生消费严重超出家庭承担能力,高校和家长应共同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对于出现借贷问题的大学生,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帮助,以避免家庭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防止大学生遭受更多的心理创伤及悲剧事件发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外因还需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家长、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帮助大学生认清财富本质,掌握财富变动规律,才能拥有美好的财富人生。高校也应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理财活动当中来,进而加强学生的理财意识,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和信用安全意识。

通过诚信教育强化信用安全普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诚信,大学生的信用认知和诚信状况,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成内容,因此,高校需要在教育中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在现有诚信教育体系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信用问题及信用安全问题,帮助大学生重视保护个人信用。高校应建立一套适用本校本院的征信体系,为大学生建立在校诚信档案,并与学分挂钩,以督促、提醒大学生维护个人信用。在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时,要注意提醒还款和珍视信用问题,并在过程中加强监管和信用安全教育。高校应根据当前突出的“校园贷”案件,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信用安全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信用风险防控能力。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学会克制冲动消费,建立正常和谐人际关系,防止出现认知偏差。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辨识能力,自觉抵制非法获利诱惑,做好个人证件的管理和私密信息保护。

综上所述,“校园贷”引发的不良事件给高校和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它隐藏的风

险也是无法预测的,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掌握基本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建立良性的大学生同窗情谊,以实现自我健康、和谐地成长和发展。另外,社会也要对“校园贷”加强规范和监管,使其真正回归其基本金融功能,避免对高校和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杨鑫悦)

【参考文献】

[1]陈雪梅,曾青,赵怡雪. “校园贷”对学生和高校的影响及解决方法[J]. 中国商论,2017,(23):189-191.

[2]胥青. “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62-64.

[3]黄春霞,孟宪喆,李华臣. “校园贷”凸显的大学生信用安全教育缺失及应对策略[J]. 高校辅导员,2017,(03):72-75.

[4]蒋凤锁. 高校“校园贷”干预途径研究[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2):30-33+73.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