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邯山区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纪实

做实“里子” 刷新“面子”

——邯山区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纪实

□本报通讯员 韩艳萍 魏晓光 代国祥

“拥堵垃圾多,污水遍地流。”曾经,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对“血站路市场”颇多微词。今年,邯山区下大决心拆除路两侧占道棚亭,取缔这一“马路市场”。8月4日正是周六,冒着酷暑,区长张才芳现场督导市场搬迁,部署占道棚亭拆除。至4日晚,近100间占道棚亭全部拆除,至此,这个困扰居民10余年的“马路市场”被依法拆除取缔并即拆即美。这也标志着,该区马路市场“归零行动”步入高潮。

8日上午,市中心血站负责人将一封感谢信送到邯山区政府,感谢邯山区彻底取缔了多年的马路市场,一举清理了附近路段脏乱差的源头,真正解决了困扰血站十余年的交通拥堵问题,畅通了全市急救用血的“生命通道”。

看得见的变化,不仅仅是眼前的路、街边的景、城区的犄角旮旯的“靓妆美颜”,还有它被疏通的“肠胃”以及精细化管理下为居民群众带来的美好生活。

邯山区是城市的重要形象和“窗口”。今年以来,该区城市管理聚焦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不搞“天桥把式”,而是遵循群众意愿办实事、用实功、求实效,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为抓手,从“面子”到“里子”精心打磨,攻治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管理的“痛点”,用实干实政优化了城市管理的软环境,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也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

雕琢城市“容貌”:封堵“破墙开店”

“现在违章建筑拆了,小门店也封堵了,这段路真是好走了,也干净了!以前这些小饭店前油污满地,车辆乱停,根本没有人走的地儿!”居民李大姐指着糖酒公司宿舍平房前的邯钢西路说。

邯山区作为老城区,破墙开店现象时间跨度长,一些小吃店、便利店等在此经营谋生多达10年以上,治理难度大。这些门店不但滋生着垃圾污水,影响城市容貌,而且私自改变建筑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受利益驱动,“破墙开店”久治不愈,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破墙开店如果得不到整治,城市品位就得不到提升!”该区在强力推进“双违”整治的基础上,又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破墙开店封堵整治行动”,集中根治“破墙开店、危房门店、违规小吃店”三类“沉疴顽疾”:对破墙开店的,集中封堵治理;对危房,封堵或拆除;对脏乱差门店和小吃店,关停或督促其调整经营业态。

按照“依法依规、分类施治、重点突破、全面整治”的思路,区“双违办”牵头,分区划片,逐街逐巷摸底造册,广大干部战酷暑、冒高温,夜以继日开展工作,宣讲政策、帮搬物品、帮找房源,以诚心换真心。已累计封堵破墙开店、危房开店658间,拆除门头牌匾850块,调整经营门店260余家,拆除临街违规门店2.5万平方米,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封堵或拆除后,该区立即改造美化:加装通透护栏、粉刷墙体、增设公益广告、实施绿化硬化。清新亮丽的街路环境跃然眼帘。

门店封堵后,商户的经营出路在哪里?该区堵疏结合、综合施策,在城区新建了中华南市场,鼓励引导商户进场规范经营,已疏导商户120家。育红路市场、中华巷黎明街市场正在建设中,并谋划建设了中华南左西市场、水厂路市场等,预计可疏导商户300余家。

封堵“破墙开店”、取缔“马路市场”、拆除违章建筑、创建“美丽街路”……都是为了让居民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精致。该区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投入已达5000余万元。

破旧建新,即拆即美,一批“小而美、细而精”的节点景观亮相街头。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曾经的灰头土脸,如今的清新靓丽。邯山区变得越来越大气。

清理城市“肠胃”:垃圾分类处理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不但要扮靓城市“容貌”,也要疏通环境卫生的“肠胃”。

在福和园小区的智能垃圾收集箱前,不时有居民拿着废旧纸箱、塑料瓶、碎玻璃等放到收集箱上,系统自动称重后分类投入箱内,居民获得相应积分,用积分兑换物品,目前该小区已有500余人参与。

这种“智能管理+积分奖励”模式,是邯山区垃圾智能分类处理的有益探索。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直接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该区将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广“互联网+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循环利用,从源头根治“垃圾围城”。

(责任编辑:admin)